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海派文化如何重现风采?--市哲学学会等举办“世博会与海派文化的张力”论坛

发布日期:2009-06-30

        作为2009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周的组成部分,主题为“世博会与海派文化的张力”论坛于5月30日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松江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市哲学学会与上海外贸学院共同主办,外贸学院党委副书记夏斯云致辞,市哲学学会会长陈章亮主持,来自本市高校、社科院、市委党校等单位的近50名教学与研究者到会,现将论坛情况作一综述。
        一、关于海派文化的特征
        有学者指出,关于海派文化的源头可以从三重视角加以认识与把握:一是近代文明的聚焦。当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迈出工业化的步伐,上海是沿海地区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二是东西南北的汇合。上海具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与地理环境,既可沿长江流域而上辐射中华内地,又可通过黄浦江入海口经太平洋走向世界;三是多层次文化的承载与包容,上海开埠以来,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和租界生活使这座城市五方杂处,本土文化与舶来文化交汇融合,特别富有活力。
        有学者认为,海派文化的特点可以一字蔽之,就是“杂”,人杂,文化杂,层次杂,海派文化不仅是上海本地人,更是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人士的共同创造,如石库门建筑形式就是中西文化杂交的产物。
        有学者指出,社会生活中的商品化和市场机制造就了海派文化的两个基本取向,即商业化的利益驱动和通俗化的大众流行,遂使得海派文化具有功利化与世俗化的鲜明特征,形成宽容、实利、敬业与世俗的意识与风气。
        有学者认为,海派文化至少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叛逆意义;二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前者是创新,后者是开放。海派文化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处世态度,不过这需要具体分析。有时表现为急功近利,具有消极意义;而有时则具有积极意义,就是激发创意,标新立异,往往能领风气之先。
        有学者不赞同海派文化的提法,认为海派文化不能准确地表达与说明上海文化,上海的文化实际是一种都市文化,这与美国纽约颇为相似,城市的个性张扬离不开文化。上海文化特征就是前卫性,这种特性通过两种相反相成的路径发挥作用,一种是海纳百川,另一种是对外辐射。
        一位学者谈到,海派文化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体,包含着大与小,主流与非主流,正面与反面,历史与现实多重意义,需要辩证梳理,但其中的积极意义值得弘扬,这就是汲纳百家,追求卓越,善于创新。也有学者认为,海派文化固然与地域有关,但它并不能归结为或并不仅仅是地域文化,文化观念的核心是哲学,文化流派的形成与区分,归根到底往往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二、海派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有学者指出,海派文化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中叶开埠至20世纪上半期,上海是一座既想现代化又没有现代化的城市,海派文化既有短时期的热闹与兴旺,又染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二是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终结,上海成为计划经济大背景下的工业城市,文化重心北移,海派文化几经曲折;三是改革开放至今,上海被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前沿,尤其是要加快建设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举办2010年世博会,越来越受到长江三角洲、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海派文化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有学者指出,与上海的经济发展相比,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略显不足,这表现在:一是重物质的硬件投入与建设,轻文化的软件投入与建设;二是在文化建设中重活动落实,轻内涵提升。也有学者谈到,上海目前文化大师、大家与大作太少,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也不多,上海文化有一定深度但缺乏宽度,对外影响力和亲和力有下滑与变弱的趋势。上海文化要与加快“两个中心”建设、举办世博会相适应、相匹配,就要致力于研究海派文化的重新定位与再创新。
        三、在世博机遇中重振海派文化
        有学者认为,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为海派文化的重振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世博会是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超大型国际性展会,被喻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指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有学者认为,如今,海派文化产生的历史环境已大变,今天的上海在全国开放的大格局中如何再领风骚?这座城市当下的文化吸纳力与创新力到底怎样?值得大家深思。
        有学者指出,都市化的进程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上海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已经提出了文化消费和休闲哲学的问题,理论界尤其是哲学工作者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投入研究。有学者谈到,如今新上海人大量进入上海,既增强了上海的活力,也带来新问题。今天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关键是公民意识的培育与养成,其基础和起点是遵守规则。有学者接着指出,要在传统基础上积极变革,注入时代精神:变追求新奇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变汲纳百家为海纳百川、宽容大气;变实惠意识为讲究效率、遵章守纪。
        有学者呼吁提升上海城市的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对城市具有文化记忆功能、思维方式指导作用以及对外影响力。一要继续鼓励人文学科的学术争鸣;二要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尤其要在青少年身上下功夫。也有学者建议,特别要加快与完善城市的公益文化建设,既抓硬件,又抓软件。要为市民文化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间,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有学者举例,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走红,就是上海地域文化的一次新觉醒。
        有学者指出,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文化寓意发人深省,“海宝”并非上海之宝,而是四海之宝,上海的黄浦江之“水”流动、融汇、轻灵,但也要学习北京故宫城墙之“土”的庄重、质朴、厚实,海派文化的重振要向世博会借力,向世界讲述一个充满国家关怀、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的“城市故事”。

(李家珉)

来源:《社联通讯》(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