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国内下一轮: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市价格学会“价格形势研讨会”观点综述

发布日期:2009-06-30

        市价格学会4月28日召开“价格形势研讨会”,徐家树会长主持,该会“价格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部分专家参加。现将研讨会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本市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判断
        1、居民消费价格目前处于下行通道
        市统计局祁也萍提供的资料显示,始于2007年的本轮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经历了11个月的大幅攀升之势,在2008年4月涨幅达到最高点的7.9%,从8月份起逐步回落。2009年2月开始出现0.2%的负增长,3月份进一步下降了0.4%;目前仍然处于下降通道,预计4月份降幅还会加深。
        2、今年将呈“前低后高” 走势
        祁也萍认为,2009年我国市场既存在国际、国内抑制物价上涨的诸多因素,也存在促进价格上涨的各种力量,总体处于低位震荡波动态势。由于1季度经济形势好于预期、货币流动性充裕、翘尾负效应因素减弱,今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将呈“前低后高” 走势,在2季度负增长见底,下半年有望缓慢上行。
        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计上涨2-3%
        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张利生和祁也萍认为,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如果预期世界经济年底见底,且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那么上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计上涨2-3%。
        二、关于价格调控功能与价格走势的因素分析
        张利生认为,影响我国价格走高或下行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即供求因素、货币因素、经济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特别要研究这些因素新的表现形式。如对国际市场依存度大的钢铁、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分析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美元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国家政策取向对经济预期影响等。这些因素不但相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这些因素本身也存在多面性。
        三、关于我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可能性的分析
        与会者对这方面分析判断的分歧比较大,主要有三种意见:
        1、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这种意见认为,上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一是国际市场传导(具体因素是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能源原材料及粮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二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本推动集中释放、货币发行过多。
        目前价格低滞,唯一原因是金融海啸引发,而导致通货膨胀的诸多因素都还存在,货币发行过多等因素还在加强。世界经济一旦见底回升,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2、主要矛盾是通货紧缩。这种意见认为,一年来价格走势的巨大转向,外因是国际金融危机强化了我国经济走势的转化频率,但根本的内因是我国经济结构的矛盾,即“虚需求,实生产”造成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若收入分配机制不调整,内需乏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例如农村需求旺但没有购买能力),“虚需求,实生产”现象仍然存在,我国出现价格低迷现象和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有其必然性,出现价格过度上涨则属偶然现象。
        3、既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这种意见认为,表面看这一年多来CPI指数出现了大起大落,但如果剔除食品价格因素,核心价格指数处于负1%到2%的区间,价格走势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相对独立,输入性通胀、通缩的影响都有限。这种现象在今后两三年中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稳定是今后两三年我国价格走势的主基调。
        具体看,我国经济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两三年中难以解决,通过外需出口平衡的前景不明朗,价格上涨的动力不强。当然也可能出现粮价肉价上涨那样的情况,还有就是受资源性和公共产品价格改革影响,引起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但总体判断,未来两三年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同时,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会呈稳定向上趋势,各种成本也会逐步刚性上升,价格持续下行的动力也不足,出现严重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市价格学会)

来源:《社联通讯》(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