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联工作 > 正文

先进文化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市社联等组织纪念建党85周年学术活动

发布日期:2006-07-05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市社联和有关学会举办了各种学术研讨活动。这些活动系统地回顾了党的85年风雨历程,总结了历史经验,同时紧密联系上海改革发展的实际,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热点问题作出积极回应,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示了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6月27日,市社联与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联合召开“先进文化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座谈会。市社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潘世伟、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和本市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部分专家、社科界理论界代表以及各区县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同志约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世军主持会议。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教授、上海师大哲学系陈卫平教授、复旦大学国政系刘建军教授、上海财大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华东师大哲学系晋荣东副教授和童世骏教授等专家先后在座谈会上作了重点发言。
        胡伟教授在以“先进文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标杆”为题的发言中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标杆。先进文化是共产党优异典范的象征,是共产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当前执政环境的变化要求党形成良好的文化创新机制,进行价值重铸和意识形态再造。先进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倡导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使主流意识形态付诸人们的实际行动。党的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求真务实,千万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唯其如此,才能使党的先进文化真正起到标杆的作用。
        陈卫平教授以“批判与继承传统文化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紧密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来看,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建设与和谐社会相应的文明形态的必要环节。以传统与现代的互补作为和谐社会的文明形态,是否定之否定历史辩证运动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2、从执政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需要来看,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资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在执政时期的指导思想。为了给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历史资源,就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批判继承传统文化。3、从执政党文化建设的全球化环境来看,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在文化建设上确立民族主体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认同全球文化的同时,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
        刘建军教授围绕“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和党的先进性建设”,重点讨论了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他认为,先进文化归根到底要靠先进人物来传播。传播先进文化,首先要有先进的言论,言论要有生命;同时还要有先进的行为,党要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在全社会开发“爱的行为、爱的资源”,大力提倡社会成员相互关爱、团结互助。他认为没有传播先进文化有效的载体,建设先进文化就是一句空话,各种替代性资源就很容易形成并抢占市场。文化本身包括养育的内涵和功能,当前个别媒体忙于取悦大众、迎合市场,并没有真正发挥养育大众文化素养的作用。
        张雄教授在“社区文化与社区党建的关系思考”的主题发言中,围绕“如何推进先进文化进社区、把社区党建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谈了以下意见:1、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思想文化更加激荡的社会变革历史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区文化安全观。2、为了不断适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各级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要树立正确的社区文化服务观。3、在全国社区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扎实稳步、持续有效地推进上海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近几年来,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社区文化生态圈”,探索出一条值得关注和借鉴的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径。
        晋荣东副教授以“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进程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判断党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党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进程中居于领导地位,决不意味着压制甚至取消其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参与发展先进文化的权利,而是要通过“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来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提高党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执政能力,对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童世骏教授在以“把党的建设融入社会科学事业”为题的发言中表示:我们不仅要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去研究一般意义上的党建理论,而且要作为在社会科学机构任职的党员工作者,研究如何在社科研究机构搞好党的建设。他指出要特别关注党的要求和社科研究机构的要求之间的共同点和统一性:1、社会科学是一项社会事业,因此要特别强调社会科学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社科院提出的“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发表分内外”,就是要把党员的责任与社科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2、学术活动是一种团队工作,因此需要发扬团队精神。这与《党章》关于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求根本上是一致的。3、科学研究是一项诚实的活动,这与共产党员的实事求是、先锋模范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4、科学研究是一项创新的劳动,而共产党员的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创造精神,在社科工作中就体现为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
        最后,潘世伟作了总结讲话。他要求本市社科理论工作者要面对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的变化对理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承担起光荣职责,为党的理论事业不断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先进文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当前,广大理论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化先进性建设的理论思考和理论研究,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群众基础、组织制度、决策体制、执行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理论成果和理论结晶。还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主题,结合上海的实践,在结构体系、基本范畴、观念体系、核心价值等方面研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研究如何推进文化建设、文化改革和文化发展,用更多的工作、更多的成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为了纪念建党85周年,最近,市社联所属学会也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6月26日,市中共党史学会、市领导科学学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联合举办了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涉及党的历史、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对经济、文化、农村建设的领导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方面,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冯小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奚洁人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本市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多名专家学者到会参加研讨。作为向党的85周岁生日的献礼作品,5月上旬,市党史学会还推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丛书,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好评。6月28日,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中共闵行区委党校,举办了“思想的力量——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研讨会”。来自本市有关高校、党校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平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会议还印发了论文集。此外,市地方史志学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也于近期举办了纪念建党85周年的专题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