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联工作 > 正文

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丛书首发式暨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6-07-04

        近日,市社联、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丛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首发式。社科界有关专家学者五十多人出席。
        市社联副主席、党组书记潘世伟在讲话中指出,党史学会承担的上海市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丛书的出版,一是选择了一个好的选题。我们党能不能把现代化作为任务提出来,中共与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传统意义上没有给出一个说法。按照马克思的研究,资本主义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似乎更多是属于资本主义的。原来人们认为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教条地理解了马克思所提出的理论模型。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需要回答怎样走中国社会主义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在不断的实践和挫折中,认识和提出了走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奋斗目标,指出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相比,社会主义也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做出了很多创新和突破。因此,从历史及理论上对这个动态过程进行深入的总结,就是一个很好的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二是好的形式。即党史学会为推动公共的学术活动提供了平台。党史学会多年来作为社联的一个优秀学会,在新的形势下对学会怎样开展学术活动作了新的探索。通过学会,搭建一个平台,组织、联系各单位党史学者,可以跨单位、不同学派、代际,充分展现学术活动的公共性,在承担大型学术研究项目中,求同存异,团结协作,是可以出高质量学术成果的。这种依托学会搭建学术平台的形式值得在社联各学会推广。三是好的经验。这个项目的完成推动了党史学科的发展。党史学科不仅是保证现实政治的需要,还面临着学科建设的艰巨任务。而一个学会,和自己的学科若即若离,是搞不好的。党史学会通过这个项目,很好地将学会建设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这为各学会尤其是基础学会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世军在讲话中指出:在党史研究中,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拓展了党史研究的领域,也是对现代化研究的拓展。这套丛书从工业、农业、科技、国防、文化、自身建设六个方面论述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的关系,尤其是从文化与自身现代化两个方面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同时,这个研究也是难度相当大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相当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跨越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个阶段,又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从对抗、冷战到现在共同发展的全球化阶段进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各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都需要研究,因此不能局限在六个现代化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崛起,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越来越受到国外研究中国学的学者的关注。而他们的关注主要在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现代化的问题。这就为中共党史学者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提供了新的机遇。写出权威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是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
        丛书主编,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云代表课题组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丛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概况。张云指出:学会一直将整合学会的学术力量、承担大型的学术研究课题作为学会的重要工作。继学会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课题《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8卷本),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后,从2001年开始,学会又承担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学会党的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我们采取了毛遂自荐、集体议决、自愿结合的方法,由老会长唐培吉教授和副会长朱敏彦教授统筹策划、指挥,由陈挥、毛黎娟、唐莲英、张云、齐卫平、方开淇等六位教授分别牵头《中国共产党与工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国防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自身现代化建设》的撰写工作。经过二十多位党史工作者五个春秋的联合攻关,丛书终于出版了。
        张云说,这套丛书一是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努力追求和奋斗实践;二是论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曲折的发展进程、重大的历史成就和客观的实践经验;三是展示了中国现代化未来的发展前景。这套丛书基本理清了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对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界定问题,即中国现代化应包括那些内容,标准怎样?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二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各个阶段指导思想的评价及其经验教训的评估问题;三是涉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如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问题、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设想、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均有一个准确阐述和科学评价的问题。
        为了解决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力图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诸多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经验教训、探求发展规律,本课题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回顾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患的耻辱史,研究这一历史现象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刺激和对追求现代化的启迪,并从文化的层面上追溯、剖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现代化的影响;从时代的高度,将中国现代化建设置于国际大环境,特别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放在当代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中加以考察,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批判和吸纳。基于此,本课题不仅从历史的视角,铺陈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分析了世情、国情和民情,凸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性;而且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互动为视角,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整体综合的研究。
        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异彩纷呈的救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回应历代志士仁人的理想和追求,以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最终选择,从而奠定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落后状况,又是怎样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现代化纲领的制定又是怎样反映各个不同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的?又例如,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存在那些关系,中国共产党对此的认识和政策又是怎样?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对现代化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又如,如何认识现代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生存和发展同现代化的关系?如何认识现代化对执政党的思想观念、自身结构、功能机制、活动方式提出的挑战?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怎样加强和改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本课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准确、全面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得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代化中国的结论。
        研讨会上,陈挥、毛黎娟、唐莲英、齐卫平、方开淇等教授分别介绍了各分册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课题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