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研讨 > 正文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举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7-10-16

    9月23日-24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王岩认为,从本源上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价值是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理论和制度,站在全人类命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其本质在于推动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验与启示,必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起到引领作用。深度发掘新发展理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共赢共享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创新为动力,就要崇尚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创新、善于政策创新;注重协调发展,就要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对话”,增进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协商,构建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绿色发展,就要提倡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全球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开放发展要求世界各国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自觉和自信; 共享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旨在增进人类福祉、维护和平发展、实现真正共赢共享。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涵锦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深化基本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严整、严密、严谨的科学体系,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它是由一系列科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曾指出,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这可以看作亚洲国家合作、交流、互鉴、解决冲突、应对危机的基本遵循,同样也是全球交流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走向开放包容,最终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当前学术界要从范畴着手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属于什么范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范畴?从共同体的概念上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没有共同性、一般性和普遍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以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等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进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了历史和哲学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是从世界历史高度对人类共同体的几个阶段进行分类,比如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真正共同体。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别提到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共同体,包括一系列的一体化,尤其是强调建立在人类解放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在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特别注意文化基因这个维度,主要体现在从家国情怀到天下意识,从家族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从民族共同体到天下共同体,在推进社会进步演化的同时,也为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地域性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新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延伸和升华的关系,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新方向。从内涵上,可以起到丰富作用,提供一种新的遵循。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人类智慧结晶,也是宝贵财富。任何社会价值观建立都离不开人类的共同成果和价值。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同整个人类共同价值特别是中国价值紧密结合起来的,通过碰撞不断融合、丰富,得到提升和完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中国梦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全球治理有引领价值和引导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如何作为?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樊建武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我们的愿景。在经济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事关全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势”,如何实现我们的“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处理这些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思维,不能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一家通吃;只有顺势而为、因势而动、乘势而上,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具体发展道路上的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之一,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要承认文化间的差异。全世界2500多个民族和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一种音乐、一种服饰是不可想象的,必须要承认差异,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差异。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程伟礼认为,当前世界出现了新的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生产国际化产生了全面资本渗透,形成了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倶荣、一损倶损。为了获得进一步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保持和平的经济环境。他认为,当前新的全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新的全球化出现,是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不是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霸权为目标。西方百年全球化在今天遇到强烈危机,其根源在于西方的全球化虽然打着倡导全球价值和为人民的口号,但其本质是以狭隘的国家主义为目的。新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提升哲学理论思维和理论基础,这就是人类共同体。今天,中国以更加积极姿态对世界热点问题疑难问题有了自己的主张,比如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地区危机问题等,这体现了中国应有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增进人类福祉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逻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对话与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共建,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以此增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龚晓莺教授认为,中国基于全人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价值目标,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也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博大胸怀的表现。中国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时也给各国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共享发展不仅仅适合中国,也适用于破解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发展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下,各个国家不管大小,都应该享有人类进步成果。各国不仅要营造自己发展的后花园,更要共建世界各国的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