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贺信》精神

发布日期:2020-10-29

    10月25日,由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上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贺信精神暨‘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的幸福观’”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叶骏会长分别致辞,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主持开幕式。研究会理事、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有关专家学者近60人参会。

 

 

    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的贺信》精神,认真领会贺信的深刻思想、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为研究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研讨会围绕“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的幸福观”举行主旨报告和主题论坛。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会副会长董玉来主持主旨报告。

 

    曹锡康谈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学习弘扬延安精神,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叶骏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再次强调了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社会背景下,研究会一定要夯实理想、信念,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研究、积极宣传、带头践行,将研究会的各项工作与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鸿召作主旨发言,从延安幸福观的生成机制三个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描述了延安人的幸福感与幸福观。他阐述了独立自主是幸福的前提,劳动创造是幸福的真谛,集体温暖是幸福的基础,理想情怀是幸福的格局。并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分析了延安时期幸福感生成机制。他谈到,延安时期文化人,当时他们有很强烈的生活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并且是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浮沉之后痴心不改。其背后有理性的幸福观,这个幸福观如何形成,值得我们探究,对当下新时代小康之后怎样让我们有这种幸福感是有启发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邵雍认为,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朱德等老一辈的革命家在中共七大召开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朱德主持起草的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全面总结和概括了党的建军经验,深刻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一篇重要的经典之作。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确定了七大在党的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会上,《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主编郑韶武,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研究会副会长张远新,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金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薛念文,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邱仁富,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胡德平,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邵龙宝等10位专家,分别在主题论坛上作交流发言。

 

    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裴小倩在总结中谈到,专题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论述了延安精神中的幸福观以及时代体现,大家从不同的视角相互启发、深化、碰撞。使我们感受到在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宣传和践行中应有的学术视角和理论深度,以及对现实的启发。研究会将通过专题研讨、延安精神进校园等的工作载体,进一步与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合作,深化延安精神理论研究的成果,彰显新时代延安精神理论研究的力量。

 

    专题研讨会后,研究会举行了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讨论研究2021年工作计划。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延安精神被注入新的活力,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在深刻理解延安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宣传延安精神、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彰显新时代延安精神的新内涵,让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供稿 ▏社联学会处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