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举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与特征”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0-10-10

    9月27日,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联合主办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与特征”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市党校系统、高校、媒体等单位的30多名学者参加了研讨活动。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主持。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文军,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解生分别致辞。

 

 

    文军指出,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现代化不是一个线性的或者是局部的过程,而是整体性的、全面的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产和科技现代化,还包括了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本次研讨会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来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议题,对于两个学会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有助于今后进一步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域的深入研究探索。

 

    吴解生指出,面临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以及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强的背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和效能将成为决定我国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论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实际,还是用纵观历史的眼光或是横贯全球治理的世界视野,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短板”的目标要求,弄清楚什么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及其本质和特征至关重要。

 

    主题研讨会分别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官进胜教授和社会学教研部李蔚副教授主持,《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分别作点评。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王公龙教授以“中国制度优势的文化支撑”为题,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价值融通的理论结晶。要把价值融通的基本规律贯彻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同时更加自信地向世界讲好价值融通的中国故事。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孙力教授以“国家治理的科学逻辑及其地位”为题,阐释了社会治理中如何注意科学性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科学逻辑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和文化逻辑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进一步优化决策机构的组成,如决策程序的安排、决策信息的收集、决策方案的评估等。只有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凸显科学的地位和科学家的地位,提高科技的含量,才能真正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丁长艳副教授以“使命型政治中的国家治理:生成、资源与框架”为题,认为建设和完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是一个历史性命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国家治理的使命型政党,具有五大基本特点:以承诺使命为指引,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理论为指导,以动员和回应社会为重心,以治理绩效为结果。支撑现代化国家治理基础的政党、组织、社会、制度资源具有认同性、有效性、流动性和结构性。党是国家公权力的组成部分,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需要不断优化国家治理基础资源的结构。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明军教授以“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逻辑”为题,分析了制度具有价值和工具两方面的优势;制约制度优势转化绩效的要素,有支撑制度的文化因素和支撑制度有效运行的社会条件。提出了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的路径:防范风险的制度及时调适,用现代化理念规制执行制度的主体,培养支撑制度有效运行的文化基础,推进人格化权力结构向法制化权力结构转型,促使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建构释放制度优势效能转换的治理体系。

 

    文军的发言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其社区共同体防控”为题,认为要认清新冠疫情爆发具有隐蔽性和流动性的社会特征,社会流动具有不可控性、扩展性和世界性特征,构成的不确定性是风险社会的本质和首要特征。只有以制度创新和集体行动为基础,构建一种与风险社会相适应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以文化、心理和情感认同的包容性、弹性和韧性,共同抵御疫情的蔓延和社会风险的扩散,保持社会稳定和安全,才能推动社会与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贺小林副教授以“超大城市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及优化路径”为题,阐述了构建超大城市的公共卫生体系的主要方面:组织架构、功能体系,支撑体系,方法体系,运行体系。并进一步提出构建超大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八大机制,重点强化部门协同的机制,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专业管理的主体作用,有效破除部门之间的壁垒。

 

    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张晓杰副教授以“大数据驱动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为题,分析了大数据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对于公共服务的便利化共享产生的驱动效应。客观因素主要是自然地理、行政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主观因素主要是便利共享的意愿以及采纳技术条件的意愿。便利共享的意愿高度依赖于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之间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提升便利共享的意愿和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驱动的内在机制,防止区域隔离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障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以“人民城市的社会治理:价值与限度”为题,阐释了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亲和性;从生活、生计、生机三个维度对人民城市做了定义;分析了人民城市社会治理中的限度:需解决和处理治理过度与治理不足的问题。他指出,在推进智能化治理过程中,要警惕部门利益驱动,避免借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机构管理方便及其效益为出发点;以法治为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为唯一的价值取向,辨别这些做法合理与否,是否符合“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是否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符合老百姓的生活、生计和生机的需求,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最后,马西恒作了总结发言。他分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问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需要充分考虑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治理共同体要放大为构建国家治理共同体去思考,强调共同体内在的价值性、有机性、科学性。他认为本次研讨会实现了两个学科的深度对话,二者融合,充分展示了跨学会、跨学科合作研讨会学术研讨巨大吸引力和无限魅力。

 

 

 

供稿 ▏社联学会处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