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伦理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主题与方法:伦理学研究70年小型高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9-04-25

    4月20日,上海市伦理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联合召开“主题与方法:伦理学研究70年小型高端研讨会”,来自上海市伦理学学会、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近80多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参加会议。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党委书记贺朝霞教授、上海市伦理学学会会长陆晓禾教授到会并做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主任张自慧教授主持;王正平、张自慧、洪庆明、樊志辉、余玉花五位教授分阶段主持了会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晏辉做了大会总结。

 

 

    2019年适逢建国70周年盛典,伦理学作为面向生活世界的实践哲学,理应对70年来的伦理现状和未来趋势做出理性的回顾、思考、回应与展望。70年来,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建设,带领中国从前现代社会走向现代性社会,造就了人们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结构和精神世界,从而也造就了特定的德性结构和规范体系。为此,本次研讨会从研究主题上回应伦理学基本理论的建构、中西伦理思想的比较与借鉴与社会转型中重大伦理道德问题,从研究方法上从先前的着重辩护而忽视反思与批判的致思范式转向反思与建构相统一的研究范式,分为四个分主题进行探讨:(1)70年来伦理变迁的总体性考察;(2)西方伦理思想研究的历史性考察;(3)对作为文本和生活形态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历史性考察;(4)应用伦理学诸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趋向研究。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冯平教授认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正处于多岔路口,我们需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立足于时代前沿,转变我们的观念,把伦理学的研究重心转向对人们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上,注重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制定道德规范引导社会。

 

    上海市伦理学学会会长陆晓禾教授从三个参照系与考察点对70年的伦理变迁进行了说明,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1)基于公民道德比较蔡元培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与当代《公民道德纲要》;(2)基于社会核心信念比较《共同纲领》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基于个人权利比较中国传统伦理本位和社会结构与现代的社会结构变迁。陆教授认为中国伦理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对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要重视纲常文化的建设,要重视道德规范背后的信仰支持的作用,要处理好个人修身与公共政治文化建设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首先从历史发展演变中回顾了70年来中国伦理学发展中的公民道德议题,认为公民道德的提出是理论伦理学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公民道德的促成与出现是有条件的,也是必然的。它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的政治、法治领域而诞生,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社会化与公共交往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公共生活,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开放流动的市场、虚拟空间的开拓也对社会道德带来了极大冲击,这些对为公民道德的出场提供了条件和挑战。此外,建构内涵更广泛的公民道德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积蓄这一优势,政治上有着强调以德治文明治国的智慧,有助于现代人文明素质的培养,但也存在学界对此理论不足的缺陷。

 

    同济大学邵龙宝教授比较了中西知识观与儒释道生命智慧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儒释道智慧可以作为新时代世界启蒙的最丰厚的资源,可用于学生的人格建构中,而探究其应用的创造性转化的方法是在人格框架内的信仰、德性、价值观、意志品质、审美情趣、智慧、法权人格等七层次中展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付长珍指出70年来中国伦理学的研究范式应该朝着理论化、哲学化的方向进行转型,在概念清晰化、分析论证精细化上加以反思。重构当代中国伦理学的研究范式,既要告别做哲学史的心态,避免掉入过度理论化的陷阱,又要警惕跨文化诠释的限度,应以谱系学方法开展对勘式研究,以孟子“四端说”为例,做中国伦理学既要在儒学的脉络中同情理解“四端说”,又要在跨文化比较中进行批判创新,进而从比较式研究中走向合作式对话。

 

    上海师范大学晏辉教授综合“时代之思”与“伦理之思”,认为中国伦理学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用西方话语解释中国伦理学,过度集中于文本的教条主义倾向;一是停留在日常经验,现实问题在学术上得不到回应,过度集中在现实的经验主义倾向。在当代中国,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问题人与自己的与心灵秩序问题重叠在一起;前现代问题、现代问题、后现代问题三种问题域交叉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问题丛和课题域。在此语境下,伦理学作为面向生活世界的实践哲学,必须深入分析和缜密论证五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问题的重叠性、德性的差异性性、规范的多样性、行动的复杂性。

 

    与会专家对上述主题发言的观点进行了探讨与互动,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认为以上六位教授都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与个体的关联问题,一是对社会、个体道德的建构应采取什么方式的问题。如今随着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在现代社会的开展,人们更多地从人性恶、权力的制衡方面去制定道德规范。而现代生活公共化的转换也提出培养什么样的人、道德应该如何建设、伦理观念如何培养、如何促成道德的善、伦理学话语体系如何展开等问题,这些都需在当今社会环境与氛围下得到解释。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指出我国应用伦理学研究发展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孕育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勃兴发展阶段以及21世纪以来深入和逐步完善阶段。新时代我国应用伦理学研究肩负重大使命,作为人类面对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生存困境的伦理反思,它要为人们如何应用传统的道德智慧与价值理念分析与解决各种重大的道德难题提供具体的伦理指导,避免社会整体的“道德迷失”。而对于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具体领域,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慈善伦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慈善与功利的关系。他认为中国伦理学的建构不。建立中国伦理道德话语体系仅要吸收西方的长处,更要形成中国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老百姓是否能接受与认可。

 

    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认为,作为一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其实行还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他提出,集体主义原则的落实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应注重其理论阐释与经验实现。对此,伦理学工作者应考虑以下问题:在社会利益分化的情况下应如何实现社会共识,公共理性何以可能,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社会真正发挥作用。上海大学陶倩教授主要回顾了雷锋精神内涵的时代变迁与媒体建构,并提出我们应以动态的眼光看待雷锋精神的发展,以开放的眼光看待雷锋精神的内涵,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雷锋精神体系。上海师范大学樊志辉教授则从政党伦理、国家伦理与市民伦理之间的贯通与紧张关系方面提出了中国当代伦理建构的六个阶段,在当代尤其要侧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党国家伦理对伦理资源的整合。陆晓禾教授认为王正平教授谈及的应用伦理学与樊志辉教授谈及的当代伦理的转向是古无今有的内容,而针对陶倩教授谈及的雷锋精神,她提出要注意两个问题:面对年代久远的雷锋精神,年轻人是否以及如何传承起来?

 

    上海师范大学陈泽环教授指出,伦理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人类道德活动的人文学科,不仅必须以理论的方式关注和探讨现实生活,而且也应该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和规范现实生活。他在基于回顾几代伦理学学人的学术历程,指出伦理学研究要结合大伦理与小伦理、大文化观和小文化观,既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汲取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共同发展一种公共性道德问题,尤其是关于对年轻一代的德性伦理培育,这既要立足于悠久的优秀民族传统,又要对其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使其既成为民族复兴的外在伦理秩序和最广大中国公民的心灵秩序。上海财经大学郝云教授则从市场经济角度谈论应用伦理,他认为,经济伦理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转换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伦理的合理性问题;二是市场经济伦理如何不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问题;三是我们的知识结构跟不上经济发展,市场边界不明确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崔平老师认为中国甚至世界的伦理学存在着几点错误、缺陷,第一是主题设置缺陷、主题安排错位。伦理学的建构不能绕开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或对伦理学的基本矛盾视而不见,致使伦理学研究碎片化;且伦理学的问题是有谱系的,应按照谱系遵守逻辑由上到下解决。第二个缺点是以文本解读代替语言建构、以史代论,这并非伦理学本真的研究。第三是建构方法的非逻辑性,我们应借助元伦理学的分析与对有效问题的设置,如果没有合适的问题,没有科学的方法,伦理学的建构就不能完成。最后,他提出了对新时代伦理学建设的希冀在于学人要敏于逻辑与敬于逻辑。

 

    华东理工大学王荣发教授探讨了70年来中国的不同社会治理模式,分别是权治、法治与德治,并提出在现代文明的社会治理中,要实现权治、法治、德治的统一,在德治追求中把权治和法治的经验整合到德治中来,使权治和法治的功能得到更大程度、更高水平更有成效的发挥。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系主任张自慧教授从作为道德情感的“敬”为切入点反思当下中国的道德建设和伦理学建构的起点,从理性和情感的两个维度分析中西伦理思想特质之异,指出我们既要向西方那样重视理性,也要像中国先哲那样重视情感,以“情”为基础,重植与培育“敬”的精神,用情理交融的道德认知和教化模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话语体系。

 

    复旦大学冯平教授认为,王荣发教授应阐明中国的腐败如何在体制的转变中产生,而不是简单说明法治体制下产生坏人,还认为权力不加限制地施加于市场,才是腐败产生的根源。针对崔平教授的发言,她指出,提出口号前要先弄清楚前提,即为什么要讲传统,讲传统的意义何在?最后冯教授建议我们应该立足于逻辑与历史的真实把握上对事情的理念、目标、路径设计与结果进行反思,而不是简单地摸着石头过河。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邱杰教授对当今媒介在社会道德恐慌中扮演的角色、作用,以及媒介道德恐慌生成、传播、蔓延与扩散的原因及其治理研究趋向作了深入剖析,认为我们应该关注从风险社会的道德教育这一视角应对媒介道德恐慌,道德教育尤其要科学分析社会群体思想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增强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上海师范大学四位年轻老师分别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中国当今伦理学发展所面临的不同主题。蔡志栋副教授认为建国初期我国的幸福观的核心就是劳动幸福、奋斗幸福。随着现实生活的日益多样,人们在幸福观上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劳动固然是创造幸福的源泉,同时也不该否定社会改革对于创造幸福的重要意义。张永超副教授以中国大陆伦理学教科书为中心,分析了不同阶段教科书的时代和理论方法特点,对七十年来伦理学研究进行了回顾、反省与展望。黄素珍博士对哲学化伦理学与道德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前景做出了说明,并通过后果论和道义论的决策方式、人工智能伦理这两个案例说明哲学化伦理学与道德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重构旧争议,同时理解和解决新问题。伍龙博士对道德原则的情感基础进行了探讨,侧重考察个体的情感在道德原则践行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其情感基础最终是为了发挥道德原则的作用,而不是取消它的判别功能,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认为邱杰教授把研究对象与自己文章所处理的问题混淆了,可从典型案例入手,突出问题意识,也使文章有着力点,而蔡志栋副教授应该首先厘清“幸福”的概念。她赞同张永超副教授从伦理学教科书入手分析伦理的教化的做法,也提出要对伦理学中元概念与元问题进行梳理。她认为黄素珍博士与伍龙博士都关注到了情感问题,并提出概念的理论化要与社会观念史的维度相结合。

 

    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院长范志辉教授主持,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的晏辉教授作研讨会总结。他从“亮点”、“重点”与“观点”三个方面高度评价了与会学者的发言,指出学者以极为认真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奉献了热情、贡献了思想。晏辉教授认为,在现有学术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友好的讨论、争论和辩论中,凸显出如下一些值得进一步分析和论证的问题:1、什么是伦理学中的元理论?如果元理论不扎实牢靠,那么以此所做的分析和论证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可靠、可信。2、对伦理学研究来说,道德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何以必要和重要?3、伦理学,作为学科还是作为学说?4、研究范式的现代转换如何是重要的?5、如何实现学术与思想的融合?6、关照现实问题的两种范式:总体考察与专题研究;7、伦理学嵌入生活世界的方式问题;8、应加强对当代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发生史的研究。

 

    与会者既总结了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发生史,也梳理了道德实践发生史;既有用中西伦理思想资源为学术背景关照当代道德人格的培养、生成,又有对伦理学本身致思方式的省思与检视。与会学者对当代中国伦理学必须也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论证和观念支持表现出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 ▏社联学会处       图、文 ▏上海市伦理学学会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