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举办“大欧亚联通与发展的俄罗斯方案和角色定位”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6-12-06

    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大欧亚联通与发展的俄罗斯方案和角色定位”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范军教授表示,“通过上海国际关系学界30多年来关注热点的转变,我深切地感到中国观察世界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我们在讲‘一带一路’会怎样,实际上背后是在讲中国人怎么来看世界。尽管中国曾是全球化的‘迟到者’,但是,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视野看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建华表示,最近到国外去考察,有一个感受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要由倡议变成现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共建”。但是,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如何“对接”,对接对方的战略意图、对接并实现大家共同的利益。对此,应当具体围绕“一带一路”怎样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在不同角度上做充分的探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唐朱昌表示,中国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亲近邻”,但不能搞“行政区划式”发展方式,不能地缘上挨着谁就和谁合作,而应当按需求划分,要尽可能有效地贴近市场、平民百姓和一般消费者,要切实研究“一带一路”投资风险及其防范方法。对于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唐朱昌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对目标企业所在国政治、文化、法律甚至是竞争对手情况作调查分析,尽量缩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政治、法律、文化等风险,切忌在“走出去”前轻率地做出投资决定。二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国际合作度确定风险级别,有差异地推进“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比如,通过分析确定出哪些地区可投资、哪些不可投资,哪些应该第一投资、哪些应该第二投资。三是不断探索“一带一路”投资需要的利益均沾或者风险共担机制,可以借鉴义乌合作模式和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这大致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投资发展模式。义乌是中国的一个县级市,但它可以“买世界和卖世界”,这里面值得研究。

    从更宏大的视角上,范军建议还要密切关注全球化的走向。他表示,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深刻变化”的一个含义就是全球化的未来走向可能会发生变化,全球化是会继续进行下去,还是会逆转?中国要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大欧亚连通和发展”,绕不开这样的大问题。范军表示,在国际交往中,我们面对的是基本都是民族国家或主权国家。如果出现一些民族主义情绪或言论,或者其他国家对中国有什么想法,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国际现象。尽管反全球化声音在增加,但是,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交流是一个大趋势。“冷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改革,尝试对外开放,这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趋势。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要对全球发展形势大方向有预判。

    研讨会由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承办,是上海市社联第十届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