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㉔丨塞罕坝为何能从荒原沙地变回林海绿洲

发布日期:2021-07-06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等专栏后,澎湃新闻继续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开启“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

 

    今天的关键词是:塞罕坝精神。

 

 

1962年前后塞罕坝林场建场之初照片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0人、10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塞罕坝机械林场名列其中。

 

    近60年来,林场几代建设者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在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建起了百万亩林海。2017年8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把塞罕坝精神概括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并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忠于使命: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处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清朝康熙皇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但是,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木兰围场开始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原始森林几乎荡然无存。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连年战争,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当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8.6%。新中国成立伊始,党中央就非常重视祖国的荒山荒地。20世纪60年代初的塞罕坝,是一片严重退化的荒山秃岭,沙尘暴频发,殃及北京乃至华北平原。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专家形象地指出:对于北京,“如果这个沙源阻挡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子里扬沙子”。塞罕坝恰好处在那个能挡沙子的特殊地理位置上。

 

    为了遏止沙漠逼近北京、涵养京津地区水源,为了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重大的任务,同时也为了满足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从1962年2月林业部决定建立机械林场时,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第一代塞罕坝人挺身而出,响应国家号召,从四面八方齐聚塞罕坝这个不毛之地。他们中有放弃高考、加入植树造林队伍中来的“六女上坝”,有临终将自己梦想托付给塞罕坝的曹国刚,有为完成越冬防火瞭望工作冻僵双腿而终身与轮椅相伴的孟继芝,有苦苦摸清坝上常见害虫习性的朱凤恩,有用爱为塞罕坝添色彩的“林二代”闫晓娟……近60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视使命高于生命,对责任勇于担当,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始终忠于“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始终为了履行这个使命奋发努力。正是秉承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几代塞罕坝人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像钉钉子一样,“钉”出百万亩林海,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艰苦创业:从一棵松到一片林

 

“塞罕坝功勋树”

 

    “塞北一棵松,独立天地中。年轮二百岁,长啸八面风。”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边缘,挺立着一株树龄近200年的落叶松。这是塞罕坝林场的第一棵树。由于塞罕坝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最低气温可至﹣43.3℃,年均6级以上大风天数76天,并不适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存。

 

    1961年冬天,林场建设者在千里雪原中发现了这棵孤独的落叶松,它给了第一代塞罕坝人“这里可以栽树”的启迪。他们激动地说,“这棵松树是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近60年来,它见证了塞罕坝从“千里黄沙蔽日”到“百万亩林海涌绿”的变迁;今天,它已成为一代代林场建设者执着精神的化身,被誉为“功勋”树,不断给予他们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

 

    1962年的春天,艰苦的造林工作开始了。由于工地离林场驻地较远,必须吃住在山上。冷冽的倒春寒里,人们在荒凉的高原上搭马架子,挖地窨子,作为栖身之处。严寒使棉被像钢铁一样冰冷,人们被冻得无法入睡。有人想出了个绝招,将山上的石头扔进火堆,烧热之后捡回来放进被窝。没有饮用水,他们就化雪水用;粮食匮乏,他们就吃黑莜面加野菜。许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类风湿等疾病,由于没有医院,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这是当年贴在塞罕坝地窝子门框上的一副对联。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塞罕坝人没有放弃。他们鼓足干劲,第一年就栽下了近一千亩的树苗,但到了秋天,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春天,他们又造林1240亩,成活率不足8%,大家心里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外地调来的树苗水土不服,咱自己育苗;苏联引进的植树机不听使唤,咱自己改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春天,决战的时刻到了。在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的带领下,马蹄坑大会战,一次造林688亩,成活率超过了95%!望着茁壮成长的幼苗,造林人激动的热泪盈眶。王尚海曾说,“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按照其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便撒在了马蹄坑林区。

 

    马蹄坑机械造林的成功,攻克了塞罕坝高寒地区造林的难题。此后,塞罕坝造林全面展开,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就在荒原上的绿色版图快速扩张的时候,1977年,一场罕见的“雨凇”给林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夜之间 ,57万亩林地受灾,损失成林5000多万株,好几年白干了。1980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接踵而来,12万多亩落叶松被直接旱死又是好几年白干了。然而,两次灾难并没有使塞罕坝人退缩。他们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经过近60年一代代人的奋斗,塞罕坝诞生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是一代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扎根的不只是树木,还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着理念;涵养的不只是水源,还有一代接着一代干的“钉钉子”精神。如今,塞罕坝的林木总蓄积量已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塞罕坝人具体种了多少树?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如果把树木分给全国人民,平均每三人可以分到一棵树。这些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倍至10倍。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其周边区域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50%。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名副其实。

 

从高处俯瞰塞罕坝林场

 

    昔日黄沙漫漫、了无生气的塞罕坝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多样生态系统的区域,也成为了动植物的基因库。这里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9种。可以为植被恢复与重建、荒漠化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是成功应对气候变暖的有力例证。

 

    塞罕坝,不仅仅只是一片林,它是发展绿色生态的一张名片,成为了京津地区重要的防沙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更是我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典型的范例。目前,七星湖、白桦坪、亮兵台等塞罕坝林场景区游客人数火爆。塞罕坝每年旅游收入可以达到4000万元。在周末和节假日,更多人选择来到塞罕坝,放松疲惫身心,感受自然之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和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洞天福地”。

 

 

    (作者:刘泾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6日)

相关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461525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