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⑯|共产党人如何答好时代出的“考卷”?

发布日期:2021-07-05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等专栏后,澎湃新闻继续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开启“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

 

    今天的关键词是: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此办公。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两个务必”在这里发出,进京“赶考”从这里动身,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指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号召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答好时代的“考卷”

 

    西柏坡精神诞生于我们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革命转向建设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有三大历史贡献,出色地答好了三张时代的“考卷”。

 

    第一份答卷是《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解放区的有关负责人和代表共107人。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0月10日正式颁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使得亿万农民获得了安身立命的土地。各解放区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从各级党、政、军机关抽调大批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一个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土地改革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而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是老百姓真诚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真实写照。毛泽东直言:“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三年中,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累计达148万人;山东解放区先后有59万青年参军,还有700万民工随军征战。土地改革运动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第二份答卷是部署指挥战略决战。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全党的战略任务是: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在从1946年7月算起的大约五年左右时间内,歼敌正规军500个旅(师)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九月会议为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为最后打倒蒋介石、有计划有步骤地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做了重要准备。此后,中央军委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及其他几个重要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第三份答卷是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实现由乡村转向城市,讨论新中国的筹备工作与规划国家蓝图,实现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继续“赶考”

 

    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这“四种情绪”可能表现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为此,毛泽东鲜明地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此同时,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六条规定”。即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时,“六条规定”的展板曾让他驻足良久,他一一对照着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西柏坡时期,能否顺利实现长期稳定执政日渐成为党中央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一全新的时代课题,毛主席亲自给即将进城的党员干部和解放战士上党课,为了做好“进京赶考”的准备工作和考前教育,亲自指示中央办公厅向警卫班等干部战士印发和学习“进京守则”。他还专门将中直机关的各部委办负责人,叫到西柏坡住地进行入城教育和反复讲解:“我们要准备进北平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我说的准备不是收拾盆盆罐罐,是思想准备。要告诉每一个干部和战士,我们进北京不是去享福,决不可像李自成进北京。”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干部和中共中央机关,开始乘车离开河北西柏坡前往北平。正当毛泽东和周恩来乘车离开西柏坡之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回答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道:“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西柏坡精神孕育形成于革命与反革命势力的较量过程中,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交汇处。弘扬西柏坡精神,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必须始终坚持一心为民,必须始终坚持立规明矩。今天,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当代共产党人而言,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自觉,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起点,我们党的“赶考”仍在继续。

  

 

    (作者:程熙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28日)

相关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43375_1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