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四史”关键词】(28) 《共产党宣言》是穿透时空的经典

发布日期:2020-08-17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继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首度开设“政治关键词”专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二度推出“政治关键词”专栏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与澎湃新闻继续开启“四史”关键词。

 

        今天刊发“四史”关键词第28篇,关键词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与传播。

 

        1848年2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德文单行本在伦敦出版。正如该文正文的第一句话所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由此,这个“幽灵”开启了一个属于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与发展方向。《共产党宣言》是怎样诞生的?

 

中共一大会址收藏的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 本文图片 思想火炬微信公众号

 

《共产党宣言》是怎样诞生的?

 

        19世纪早期到30年代,随着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逐步壮大起来。与英国和法国相比,德国的经济社会仍相对落后,国内封建专制统治非常强大,不只是工人,就连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派也无合法活动的权利,被迫流亡国外。当时,流亡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的德国工人有数十万人之众。流亡到法、英、瑞士等国的德国革命家们信仰“共产主义”,并建立起一系列的政治组织,广泛参与到各国的工人运动中。1836年,在流亡者成立的组织中分化出一个独立的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有自己的纲领,他们持财产公有的基本主张,同时又混杂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和基督教平等观念,也主张通过少数人的密谋起义达到财产公有的共产主义。总之,该组织思想比较混乱,内部斗争也比较激烈。

 

        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派约瑟夫·莫尔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并要求他们为将要改组的正义者同盟制定一个新纲领,马克思、恩格斯答应了这个请求。6月2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秘密召开。恩格斯主持和参加了大会所有文件的起草和审议工作,保证了大会的正确方向,在重要问题上形成正确的决议。大会讨论了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并决定该草案交给各区部和支部充分讨论。9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把《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分发给各区部和支部讨论。针对讨论中的各种问题,恩格斯受委托起草了新的草案,仍采用问答方式,这就是《共产主义原理》。

 

        正义者同盟原来有一个纲领,采用问答形式。所以《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仍沿用问答形式。但恩格斯不喜欢用这种问答形式表达纲领的陈旧方式,他主张以宣言形式。11月24日,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我想,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做《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


 

        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举行。马克思、恩格斯都出席大会,他们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十天的激烈争论,科学社会主义被全面接受为同盟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被推选为同盟的领袖。大会最后批准了新纲领《共产主义原理》的基本精神,并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形成新纲领的最后文本。马克思、恩格斯接受这个委托,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共同拟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年1月完成,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教条,总是与时俱进的。如果说《宣言》中所论证的一般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还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是要不断进行修正的。这在《宣言》出版后再版时的七篇序言中有明确体现。其中,德文版序言共有三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各一篇,时间跨度45年。这些序言所,可认为是与《宣言》一体的,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

 

        2018年4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时,习近平总书记将宣言的价值总结为“三个经典”:一部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规律”、“批判”、“斗争”、“解放”成为勾勒宣言的关键“词眼”。

 

        一个永恒的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阶级社会的源头进行追溯,阐述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势在必行,共产主义变得目标可期与触手可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一种勇于批判的斗争精神。宣言中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剥削现实表明:资本主义在代替封建主义之时,资本主义本身就蕴含着不可避免的危机,即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也一起诞生了,阶级斗争在成就资本主义的同时,也自带了毁灭自身的“种子”。

 

        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宣言在肯定资本主义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剥离了资本社会主义进步的温情“外衣”,彻底地解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密码,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方式进行伟大斗争,为实现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而斗争。因为,革命中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一个团结世界的解放之道。当时,共产党人面临的严峻现实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单枪匹马的无产阶级是无法获得胜利的,只有像宣言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一样,启迪和引导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解放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奋斗。


 

《共产党宣言》的魅力与广泛传播

 

        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迄今为止,《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为200多种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宣言是继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世界最重要的单篇政治文献,也是全球公认的是“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作为19世纪最重要、基本被翻译成所有语言的出版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共产党宣言》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在日本,1904年11月13日,由思想家幸德秋水与社会主义学者堺利彦日本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译文,刊登于专门介绍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周报《平民新闻》,翻译的底本是塞缪尔·摩尔执笔、恩格斯校订的英译本。自此到1945年二战结束前,日本一共有16或17种《共产党宣言》译本;到1988年,日本国内共发行了82种译本,至今译本在100种左右。

 

        在中国,1920年8月,留日学者陈望道以日语译本为底本、参照英译本翻译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初版印刷的1000本很快销售一空。1926年5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重印达17版。自此至1949年,还包括后来华岗、成仿吾、徐冰、博古和谢唯真等人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等共6个完整的中文版本。1949年后,先后有六个新译本先后问世。

 

        170多年以来,《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经历了从翻译片断到全文,从秘密出版到公开发行,从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从译为汉语到译为多种民族语文,从伪装本、手抄本到纪念版、珍藏版的过程,也是经典魅力展现的过程。

 

        为何如此有魅力?温故而知新!1939年年底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习近平总书记也将《共产党宣言》概括为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共产党宣言》的经典,就如同1848年时的人们初读它时一样震撼。

 

        (作者:丁长艳 时青昊 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0年8月17日)

相关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758902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