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政治关键词】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

发布日期:2019-10-09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治是理解现代国家的钥匙,也是深刻理解日常生活实践的知识和素养。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首度开设“政治关键词”专栏之后,澎湃新闻再度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推出这一专栏,旨在通过解释新闻与生活中的政治关键词,普及政治学常识。

 

        今天的政治关键词是“经济特区”。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公布。深圳从“经济特区”跃升为“先行示范区”,折射出当年改革先驱者们创办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


“经济特区”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


        1978年4月,由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成的考察组赴港澳回来时经过广州,向习仲勋等广东省委领导介绍了他们考察的情况,大家听后耳目一新。考察组建议把宝安和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建成出口基地。这与广东省委的设想不谋而合。


        考察组回到北京,向中央建议:借鉴港澳经验,把靠近港澳的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经过三五年努力,在内地建设具有相当水平的出口基地。


        在中央和广东省共同努力下,广东出口基地建设很快有了成效。1979年1月6日,广东省和交通部共同起草了《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1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代表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同意广东省建立宝安工业区。同月,广东省决定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开发建设出口加工基地。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允许广东在深圳、珠海和汕头划出一块地方,举办出口加工区;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单独进行管理,“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福建省委也提出了与广东省委类似的设想。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的设想表示支持,要求两省进一步组织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经济特区”的名称怎么来的?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央支持广东、福建两省关于举办出口加工区,在计划、财政、外贸、金融方面实行新体制。如何命名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是叫“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还是“投资促进区”,名称定不下来。邓小平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并明确: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国家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经济主要实行市场调节。


        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做出决定,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建设正式通过立法程序确定下来。


        定名“经济特区”,一个重要用意是将特区严格划定在经济方面。这是为了消除疑虑,减少改革阻力。1987年4月,邓小平说:“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


创办经济特区为何要“杀出一条血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如何找到一条新路,打破原来的计划管理体制、尽快把经济搞上去?这是改革先驱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实践上看,这条新路就是创办经济特区,在特区内实行“特殊政策”。但全国从整体上仍实行计划管理体制。这意味着对“社会主义等于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其引发的争议不可避免。因此,创办经济特区就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冲破僵化思想束缚,“杀出一条血路”。关于经济特区的争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特区会不会变成旧中国的租借地。打开大门让外国资本家前来投资办厂,而且还要给他们许多优惠条件,对于“封闭僵化”的人来说,这不是重新“租界化”和“殖民地化”,又是什么呢?这种疑虑在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不同程度地存在。1982年,有人还在报上撰文告诫人们不要使特区沦为租界,实质上是反对中国试办经济特区思潮的折射。


        第二,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外资进入特区之后,基本上实行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在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运作的模式,而当时计划经济被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办特区会不会扩大贫富差距。在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允许外面的资金、技术进来投资办厂,会不会扩大贫富差距,变成资本主义?


        上述争议归根结底是特区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邓小平明确表示:这样搞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因为我们赚的钱不会装到个别人的口袋里,“我们是全民所有制。如果广东、福建两省八千万人先富起来,没有什么坏处。”1981年7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记要》中,中央明确提出:“这些疑问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面行使中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特区是扩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的好形式。对中国来说,特区是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学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学校,是为两省甚至中国训练和造就人才的基地。”但实际上,关于经济特区的种种疑虑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基本消除。由此可见,思想解放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创办经济特区是成功的:改革先驱者们以极大的勇气先行先试,以“一子突破”求得“全盘皆活”;以渐进式的示范作用,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19年10月5日)

相关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603441?from=groupmessage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