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上海大学教授庄恩平做客“东方讲坛”,与中学生面对面分享“跨文化交流”——“新时代亟需培养跨文化思维”

发布日期:2018-04-26

庄恩平,上海大学MBA中心教授,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中国新丝路跨文化研究院院长。

从事“一带一路”与跨文化沟通、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企业走出去中的跨文化问题的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正以全球化参与者的身份走上全球舞台。中国声音期待全世界的理解与交流,如何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成为关键影响因素。4月11日,上海大学 MBA 中心教授、中国新丝路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庄恩平做客“东方讲坛”,在上海市建平中学以《新时代,我们怎样跨文化交流》为题,与中学生面对面分享“跨文化交流”。在他看来,当跨文化交流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关注度更为提高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声音的许多误解和质疑就将迎刃而解。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发展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以此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十九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需要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沟通,达成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的任务之一。而跨文化交流,则直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对接在一起。而要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跨文化思维。

 

  全球化城市面临跨文化挑战

 

  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当“一带一路”迈向世界的时候,中国将与不同民族、种族、宗教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难免会产生冲突与分歧,需要通过交流来跨越隔阂,推动各国相互间的理解、尊重与信任。


  庄恩平教授的讲述从跨文化交流及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概念为起点。除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开展交流与沟通的跨文化交流,人们常在媒介中听到的,还有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传播等概念。跨文化交际重在研究语言表达怎么让对方能够理解与接受。跨文化传播则一般是新闻媒体的传播行为。此外,在商务管理中还有跨文化沟通等概念。


  如今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已经不局限于语言。即使在同一种语言中,也有沟通表意不畅达的情况。对于跨文化交流来说,文化的障碍才是最广泛的。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段话:“人们之所以相互敌视,是因为相互害怕;之所以相互害怕,是因为相互不了解; 之所以相互不了解,是因为相互不能沟通;之所以相互不能沟通,是因为彼此隔阂。”


  作为文化学者,庄恩平常常思索,中国与国际社会交流中一些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他认为,沟通与交流的缺乏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沟通方式的差异也会导致新矛盾的产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提出了跨文化教育,以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沟通。2008年欧盟委员会也发起了一个倡议——跨文化城市战略倡议(Intercultural City Strat-egy)。倡议意在解决多元文化城市进程中,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共事、生活产生的跨文化问题,进而导致的城市发展问题。


  近年来,上海提出建成全球城市(Global City)。全球城市的特征即多元文化。为此,庄恩平提出:当进入一个全球城市的建设,上海也将面临能否驾驭多元文化所带来的跨文化挑战。

 

  发出中国声音要迈过几道坎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重要批示,他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能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说明了在目前在对外交流传播的时候,需要用对方或受众国的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或者易于理解的语言传播好我们的声音。


  “一带一路”现在英语翻译为“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Initiative 意为“倡议”,是由“一带一路”倡议刚提出的前两年的“战略”一词替代而来。这一改变,就是因为“战略”一词在跨文化传播中容易引起别国误解,以为中国别有目的。一些国家甚至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负面报道,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这反映出受媒体欢迎的一些主流语汇,在国内传播能体现祖国建设的宏伟、壮观,鼓舞士气,鼓舞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去,但这些语汇的直译却会受到不同文化语境国家不同的理解。


  庄恩平本人在与瑞士教授合作项目中发现,瑞士企业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理解为“一带一路”项目,因此瑞士企业就急于了解中国“一带一路”到底有何项目能与他们的企业对接。庄恩平认为,这说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翻译已造成一些跨文化误解。


  在国际关系的这一问题上,国外媒体对中国崛起也常有一些负面声音,对于中国的韬光养晦疑虑重重。当跨文化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韬光养晦”一词被译为英语“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庄恩平认为,当从受众的角度,以及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我们的翻译必须考虑在受众国家传播的效果和后果。

  除翻译之外,跨文化传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2017年10月庄恩平在土耳其当地孔子学院讲学,讲座结束时一名印度教师向庄恩平发问,直截了当地表示质疑中国的孔子学院意在输出中国文化,改变土耳其文化的观点。面对质疑,庄恩平十分坚定地反驳,解释了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以及他在土耳其讲学旨在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而非单边扩张,在介绍中国的同时,增进中土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带回的是灿烂的土耳其文化,以及土耳其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这件事也使庄恩平注意到中国跨文化传播中视角的局限性:“国内新闻报道孔子学院时往往偏重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不想却遭到一些国家的误解与抵制。”中国的新闻媒体习惯于以中式的思维方式传播或者宣传带有中国特色国情的内容。当西方受众与媒体以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沟通理解方式接收中国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就会看不懂中国媒体所讲述的故事,“有的时候看懂了却误读了,这是更糟的事。”为此庄恩平认为,新闻传播要讲好故事,不是单以故事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而应强调传播要有内容,要有理有据,要有说服力,这就是我国对外传播正面临着的挑战。


  另外,从跨文化的学科的角度看,中国人在沟通时更靠意会,依赖语境理解对方含义的表达; 而欧美人在沟通时靠言传,只凭语言传播直接判断,而中国语言表达上相对模糊的方式,诸如不用否定词“不”表达否定概念,容易导致在国际交流中产生误读。

 

  最重要的是培养跨文化思维

 

  对于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庄恩平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起跨文化思维,即学会换位思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语言是显性的,文化是隐性的,语言通常比文化易见易感。因而在学习国外语言文字的同时,需要对语言传递的文化信息提高敏感度。而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则需要我们事先建立如何应对障碍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传播需要适应别国新闻传播的方式,这就是跨文化差异。对此,庄恩平补充道,这种适应并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而是目前中国在参与跨文化交流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对于中学生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庄恩平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当面对别人赞美时,学生一般习惯回答:Thank you!虽然比起10年前人们爱用的自谦语“My English is poor.”来说更为得体,但在跨文化交流中,这样的对答却常常让对话者感到无法接续话题,从而“把天聊死”。庄恩平鼓励在场的中学生,在新的时代,加强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尝试打开话题,才能打开交流局面。


  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中。我国参与全球化发展亟需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然而,在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中,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更为稀缺。虽然很多学者正在研究跨文化交流,但我国还未把跨文化交流列入学科目录之中。在国外,跨文化交流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鉴于此,时代正呼唤青年学生朝着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而努力。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时间:2018年4月25日)

本文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