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活动周 > 活动信息 > 正文

【新上海的70个瞬间】第24集:奔赴唐山抗震救灾

发布日期:2019-07-12

 

 

 

 

 

 

 

奔赴唐山抗震救灾

 

 

 

       “特别感谢,那么大灾情那么臭的情况下,人家来,没喝上一口水……俺连个谢谢的话都没说。也不知道人家姓啥叫啥,就知道上海医疗队,这个记住了。”


       这段回忆来自于唐山大地震的一位幸存者,董丽琴。1976 年 7 月,唐山大地震发生当天,上海首批抗震救灾医疗队紧急组建完成,纵贯千里奔赴唐山。中山医院当年派出30多名医护人员,王文华是当时医疗队队长, 徐萧平是队里年龄最小的护士,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两人都记忆犹新:“我回去以后拿了点替换衣服就走了,衣服也没有换,什么都没有的,没什么准备”


       “我们做了一点点,但是对病人来说救了他一生,他永远记得。我们不是苛求的希望有人记得我们,我至少感觉,假如这支医疗队,我是逃兵没去的话,我将终生遗憾。”



▲来自上海的抗震救灾医疗队


       灾后,除了救灾医疗队,上海各个行业都参与了帮助唐山恢复生产和重建的工作。今天,位于唐山市古冶区的开滦铁拓重机公司,不少砖墙已经斑驳,但仍然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排排红色的砖块上刻着“沪红”两字。


       “沪红”即来自上海的红砖,开滦铁拓重机公司党委副书记贾沛然回忆说:“保存我们当时传统的文化基因,对经历过灾难的员工恢复生产,恢复生活的信心,是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灾难无情人有情,兄弟之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爱心。”


       地震发生后不久,由一千多人组成的上海援建队,就进驻开滦机厂,一年不到就完成了重建。开滦铁拓重机公司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也仍然保持了上海援建队伍当年新建时的原貌。“沪红”,成为唐山市民不会忘却的记忆。


       而三十几年后的四川都江堰,更是用各种绚丽的颜色,讲述着上海对灾区救援与重建的记忆。阳光般明亮黄色的壹街区、海洋般宁静蓝色的医疗中心、活力四射的红色的都江堰北街小学……对口援建都江堰的三年奋战,上海总计总投资82.5亿元,117个与都江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让都江堰从当年的断壁残垣,再次变得欣欣向荣,两座城市也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今日都江堰

 

 

 

 

 

 

 

 

 

 

 

(科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