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社联方志 > 活动通告 > 正文

“恢复高考40周年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沪召开

发布日期:2017-12-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李玉 查建国)12月16日,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承办的“恢复高考40周年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多位学者、研究生以及中小学教师参加。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方志办副主任陈梁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丁念金主持开幕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作大会主会场报告,上海吴淞中学校长张哲人、盐城师范学院教授史成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丁念金、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蔡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博士王小明分别作分会场报告。   

       回顾过去:高考的历史意义不可抹去   

       刘海峰以“不惑之年论高考”为题极大肯定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并从制度恢复期(1977-1984年)、改革调整期(1985—1998)、扩招发展期(1999-2013)和试点深化期(2014— 今)回顾了高考改革与发展的历程,肯定了高考对中国发展产生的重大积极影响。他认为,高考的恢复重新确立了以学识而非出身论高下的公平选才理念,为广大知识青年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使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同时,他对高考40年的“变”与“不变”做出总结:高考时间和组织形式、报考年龄和婚姻限制、考试题型、高考科目、录取方式等均有所改变而高考总分录取模式和高考分省定额录取模式均未改变,同时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高考制度的重要性、坚守高考的公平性也未曾改变。   

       戴家干在回顾历史时同样认为,高考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教育制度,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没有恢复高考,就没有今天的人力资源软实力,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史成明对高考功能进行了反思,他认为,高考的确具有选拔英才、阶层提升、社会公平的功能,但早期的高考窄化了成才之路、泛化了教育公平并催生出一种“状元经济”,新时代的高考使原有功能得到梳理和强化并新增了一些功能,如生涯设计、链接生活等。

        展望未来:新高考制度的时代变革   

       “没有分数到不了今天,只有分数难到明天”,戴家干表示,我们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不仅是为了总结成绩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立足当下,谋划未来。戴家干在报告中分析了现行高考制度的缺憾:制度设计上以多数考生的不成功为基础、用“一把尺子”作为唯一标准、数据资源的浪费,考试只是手段而评价才是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新高考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国家统一考试不变,但应改变只靠“分数”的单一录取模式,加强多元评价的政策导向,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展望未来,他号召要将“中国梦”和“个人梦”结合起来,以人为本、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丁念金针对高考招生评价在理念层面进行了深入大胆的思考。他认为,理念依据应基于人性、提升人性、实现社会美好,基于资源、挖掘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高校招生简单的公平性理念极难实现,“公平远不如掷硬币那么简单”,会造成现实与理想难以调和的冲突,因此他提出高校招生应在正义理念的统领下注重评价的深层公平性、完整性、有效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完整的评价内容框架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全面而简单的知识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尤其是品德、学习力和创造力等的评价;专长和特长评价,含学科专长。展望未来,应进一步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形成长期的评价改革愿景和规划,探索逐步实施的措施,开展全面而深度的宣传。   

       实践探索:新高考综合素质的评价多元化   

       张哲人汇报了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吴淞中学如何落实“顶层设计”,他认为,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光有分数是不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实践活动等综合评价同样左右着高考成绩,分数重要,面试同样重要。基于此,吴淞中学响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领略一门高雅艺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次科学研究的经历”、“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学校设立了道尔顿工坊、观澜书院、宽正体育等。   

       蔡文同样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情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王小明从与高考挂钩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十年探索出发,分析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思考与建议。他认为,综合素质的范畴应包括基本素质、学科素质、综合素质以及特殊素质,应努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化。   

       丁念金做会议总结时高度评价此次会议学术交流研讨的价值和意义,并希望参会的学者和教师、高校研究生能够对这一议题继续深入思考和探讨。

 

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gd/gd_rwhd/xslt/201712/t20171219_37855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