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创世神话 > 正文

中国创世神话产业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日期:2018-06-25

    6月21日,中国创世神话产业开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济济一堂,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的学术探讨。

    任小文在致辞中,介绍了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的相关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学术高地建设推进一年以来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创世神话产业开发”也是学术高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课题承担者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黄景春教授组织举办的此次研讨会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他同时呼吁在座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学术高地建设中来,共同为中华创世神话的研究工作贡献力量。

    随后会议进入主题发言阶段。北京大学陈泳超教授首先做题为《从感生到帝系:中国古史神话的轴心转折——兼谈古典神话的层累生产》的发言。陈泳超认为:从自为的各部族感生神话发展到建构的华夏民族共同的帝系神话,代表了分散的原生神话向体系化次生神话的转折,是原始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折,是上古神话史的轴心转折。华东师范大学王晓葵教授在《神话与记忆政治》的发言中,阐述了交际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变,中国近代的困境和文化记忆的建构等几个问题。他认为:神话曾经是王朝统治正当性的来源,也是近代民族国家自我认同建构的重要资源,神话叙事与政治合法性有着密切关联。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以嫘祖传说为中心,讨论了民间传说与文化景观的叙事互构,阐释了信仰在两种情节构筑中的功能与意义,说明了通过“文化展示”打造“文化记忆”对神话产业化的影响。王宪昭研究员依据自己多年做神话母题分类研究的经验,提出创世神话研究的基本方法问题。辽宁大学江帆教授以辽河口古渔雁神话调查为例,探讨了文化原型的续码重构,对始祖想象中的实践理性做了深度解析,揭示了古渔雁神话叙事对中原经典神话原型的加工和重构,渔雁文明对自身渊源和传统的建构展现了清晰的文化身份定位。上海交通大学高有鹏教授主持本阶段研讨,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做学术评议。

    下午,各位学者在上善厅和海纳厅分两场分别进行研讨。第一分场(上善厅)学者就盘古神话、女娲神话、大禹神话、阿昌族神话、彝族神话,以及这些神话的产业化开发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第二分场(海纳厅)则主要围绕创世神话的基本特征、少数民族神话、中原伏羲女娲的活态传承进行论述。与会学者针对创世神话产业化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系统讨论,在国内学界还是第一次。各位学者深入分析了创世神话研究中存在的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些问题,如创世神话世俗化、传说化问题,创世神话与儒家价值观的交织问题,创世神话与印度神话关系问题。对创世神话在游戏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形象变质、主题扭曲问题,有学者提出批评的同时,也认为产业化是创世神话传承的重要渠道。黄景春教授指出:借鉴欧美各国开发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经验,在艺术创作、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中传承中华创世神话,弘扬其中的民族精神,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开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创世神话保护的必由之路。

    最后,陈泳超做学术总结。他认为,神话学家的任务是弄清楚本学科的基本问题,学术研究应排除外在的利益诱惑,因为它会对学科发展起到不良的干扰作用。神话学家只有立足于本学科,然后才能贡献于其他社科。本次学术会议在讨论创世神话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创世神话产业化的可能性和未来走向,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本次学术会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中国创世神话内涵丰富,其中包含了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记忆,深入研究创世神话对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世神话的产业化能够助推经济发展,也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因此,对创世神话的产业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学术意义,值得有关部门和相关学者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