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社联方志 > 编纂进展 > 正文

第二篇 规划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9-08-29

 

《上海市志·科学分志·人文社会科学卷(1978-2010) 》

第二篇  规划与管理

(编纂责任人:钱运春  编纂组成员:郭琳琳    朋)

 第一章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1977年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入恢复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1977年秋季,全市高等院校恢复高考;11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复校。1978年1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恢复;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复院。至此,全市主要社科研究机构得到恢复和重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得到全面展开。

    进入80年代,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开始起步,并逐步走向规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市社科规划,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制定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并向全市发布课题,贯彻中央和本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精神,对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起着指导性作用。第二层次,系统社科规划,包括教委、科委、发展研究中心等系统的社科规划,并向本系统或者全市发布研究课题。第三层次,五路大军社科规划。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市委党校等制定本单位社科规划,推动本单位社科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1983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成立。制定市所有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研究项目。从“六五”到“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与国家哲学社会规划和上海市五年规划(计划)相呼应,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术理论体系建设。

一、“六五”社科规划

    1982年以后,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3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成立,并开始组织实施上海社会科学第一个五年规划(即“六五”规划),由上海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际部门提出课题,经专家审议并报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批准立项。“六五”期间主要规划设立8个方面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哲学,经济学和经济问题,社会学、宗教、青少年问题,政治学和法学,文学、艺术和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史学和国际问题等。自“六五”规划后,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始逐步走上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加强协调的轨道。同时,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上海也进一步调整、充实、拓展了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一方面,大力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改变过去社会科学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单一局面,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并举的格局,促进了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对传统学科的内部结构也进行了重新组合,研究内涵更为丰富。

    1984年7月,上海市社科规划小组召开全体会议指出,今后市社会科学长期规划,应该成为一个留有余地和逐年滚动的计划。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断充实新的研究内容与要求,逐年增加新的研究项目。会后,规划小组办公室向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发出征询追加重点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部门先后提出了100多个可供选择的课题。经过几个月的论证协调与组织落实工作,追加的三个重点项目于1985年6月1日经规划小组批准通过。

    这次规划工作所审批的项目具有一定规模、各学科都有相应研究课题的长期规划。“六五”规划的52个重点项目分为哲学6项、经济17项、政法4项、文学艺术语言7项、教育心理6项、史学6项,社会宗教青少年3项、国际问题研究3项。其中,直接研究上海问题的25项、基础理论研究12项、应用研究28项、史哲资料工具书12项。应用研究课题占44%左右,经济问题研究课题占34%左右,突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方向。这些项目绝大多数至1986年完成,有的同时出版发行了。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是上海解放以来第一个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六五”规划的特点是,一是具有地方特色。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基础上,在研究领域和特色上体现了相当多的上海特色;二是抓住上海在全国的优势和重点领域做长期研究,规划在经费和人员上予以保证,确保重点领域研究的投入并维持长期的领先优势;三是将上海中长期发展的问题纳入研究规划,实现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六五”规划对后面的规划影响很大。

二、“七五”社科规划

    鉴于“六五”社科规划的执行时间只有2年左右,“七五”社科规划准备时间相对充分一些。按照全国“七五”计划和市党代会精神,七五规划自1987年7月制定并开始实施。

【指导思想】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大力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战略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的研究,发挥全市优势,适应上海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改造与振兴上海,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力争拿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加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建设,充实社会科学的研究体系。

【主要内容】

    根据本市和全国的需要,着重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现实问题,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本市有优势的带全国性和国际性问题研究也应予以注意与安排。在七五100多项课题中,专门留出30多项额度,首次实行课题招标。

    七五规划重点项目的选题范围主要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要面对我国改革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践,开展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思想、新观点的研究,探讨其中的规律性,作出理论上的概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要抓准改革与开放,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包括:

    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价格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城乡一体化、横向经济联合、区域经济、搞活大中型企业、住房商品化、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土地的收费问题、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上海所有制的结构与合理配置问题、上海市场体系、上海金融中心的恢复与发展问题、全市利用外资问题、上海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开发浦东问题、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上海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研究等。

    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干部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决策体制、大城市的管理、社会保障、公共行政关系、一国两制、当代中国思潮、改革与开放中的法律问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上海法制的发展战略、法人犯法问题、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的特点方法和规律性、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

    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包括各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沦的研究。薄弱学科、空白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如改革与开放中的哲学问题、新技术革命中的哲学问题、比较经济学、中外投资法比较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理论、行政管理理论、上海社会与城市社会学说、上海通史、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改变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要从实践中来开拓新的研究路子。

    国际重大问题研究。包括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问题、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问题,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宏观控制问题、科技发展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亚太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世界若干大城市发展问题比较研究等。

    对西方、苏东各种学术观点、思潮、流派的研究与评论。

【执行情况】

    七五期间共设立134项课题,涉及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文艺理论、历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国际问题。出版专著54部,论文选9本、资料5种,理论读物30种,在全国发表论文近千篇,内部综合报告24种,专题论文集12种。另外33个课题完成的专著已经交付出版。有的还举办了讲习班、学习班,介绍成果,锻炼了青年科研人才。

    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主要成果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模式》课题,在理论上具有独创性。《关于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课题,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还提出了不少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以经济思潮的演变作为全书的主体结构,并注意对近代经济思想进行动态研究。《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是国内第一部有系统的中国哲学史专业辞典。

    应用研究展现的主要成果有:《上海市人口综合研究》课题组为市政府起草了在全国四大城市人口研究会上的发言报告。《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上海在20世纪末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上海市节能途径研究》课题参加市计委委托起草的“上海‘七五’能源规划大纲”。《上海私营经济发展问题调研》课题组成果被国务院拟订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决定》所采纳。《现代企业家系统仿真测评系统》课题组,将仿真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引进人事管理领域,用于管理能力的预测与开发。《行政诉讼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国外中小学教育比较研究》、《上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等课题,也都分别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和好评。

文化研究是上海理论界的强项。“七五”期间的《上海文化研究》、《上海文艺政策研究》等重点课题,均有新的拓展与收获。特别是《中国京剧史》的问世,是京剧有史以来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型史学专著,这对于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戏曲改革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对于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八五”社科规划

【指导思想】

    1991年年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根据中共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拟定了关于制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国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为适应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需要,上海市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主要任务】

    “八五”期间乃至整个九十年代,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点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实际问题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九十年代中国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加强国际问题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服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澄清思想理论是非,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主要内容】

    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办公室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1992年1月首次编制并颁布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课题指南》,《课题指南》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类,形成“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九十年代全市改革与振兴”、“关于学科研究”三大专题和三大板块,突出主攻方向和主攻目标。“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包括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关于九十年代全市改革与振兴”,主要包括综合研究、深化改革的对策研究、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关于学科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学、人口迁移与流动、上海史等,共三大部分。最终共确定129项课题,涉及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其中统计综合类2项,经济学(基础理论)10项,经济学(应用经济)35项,历史学10项,文学、语言学、新闻学11项,哲学、宗教学12项,政治学、法学13项,社会学、人口学14项,教育学、心理学9项,国际问题研究13项。分专题看,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究的课题占28%。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生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论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与产权制度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结构的基本格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研究》、《社会主义改革论》等。关于九十年代全市改造和振兴方面的课题占36%,如《九十年代上海深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措施》、《九十年代上海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浦东新区发展战略结合研究》、《上海市情研究》、《上海发展第三产业研究》、《上海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九十年代上海人口问题综合研究》等。以上两大类课题占全部立项课题总数的64%。后来根据形式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又逐年滚动,增加了26项重点课题。

    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坚持以应用研究、现实研究、国内问题研究为主的同时,兼顾基础理论研究、历史问题研究、国内同题研究。注意充分发挥传统特色学科研究优势,并积极扶持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注重重点课题的选题布局要促进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并带动队伍的建设。关于各学科建设的课题占总数的36%,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及当代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研究》、《法律思维学导论》、《国际金融学说史》、《上海历史地图集》(清与民国时期)、《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新闻事业史》,《世纪之交的国际安全环境与我国的安全防御政策选择》、《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等。

    1992年底,根据“八五”规划增补研究课题指南,决定加强党的十四大精神和第六次党代会,突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提出增补30项左右研究课题。1995年底,本市首次设立52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作为年度课题。

【执行情况】

“八五”社科规划顺利实施,绝大部分课题已经完成,到规定的截止时间,完成率在95%以上。作为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已出版各种学术著作和论文集140多种,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作为内部刊行的各种综合报告达110多种。

“八五”期间,上海的社科规划研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有关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国际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以及基础研究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已出版、发表的专著、论文或内部刊印的调研报告中,有41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种省部级以上奖励48次。《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丛书》第一辑10本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上海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一等奖。研究课题研究在上海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功能重塑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和方面,为上海尽早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八五”期末,还对“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进行了前瞻。

四、“九五”社科规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

【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和市委的有关精神,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明确了市社科“九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建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上海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着重加强对“九五”期间和21世纪初叶我国特别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在继续加强应用研究的同时,重视和提高基础研究,加快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上海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主要任务】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九五”期间和 21 世纪初叶我国尤其是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方面, 充分显示出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优势,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对涉及全国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力争在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取得重要成果;在各学科基础研究方面,在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增强后劲,取得新的进展;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方面,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力争有新的建树; 树立精品意识,把多出高质量、高品位和综合效益好的优秀研究成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努力目标,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为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中心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内容】

    1996年上海市进行了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经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共确定市社科“九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151项.其中中长期课题87项,1996年度课题64项。这批课题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强、深化、拓展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继续加强对全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四是在坚持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主的同时,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此外,市社科“九五”规划课题在选题布局方面,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了布局的合理化。

    1997年课题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主题,以上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专题为本年度社科规划研究的重点。经评审,市社科“九五”规划1997年度课题共立项31项。截至1997年,上海市社科“九五”规划已评审立项182项课题。

    1998年,市委宣传部将9个课题列为规划办课题: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课题;上海大都市文化建设的时空布局和结构类型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课题;全球视野中的都市文化建设;上海文艺人才开发战略研究;关于上海文艺批评现状、走势和导向研究研究;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中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研究;上海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特点、功能、形态和发展趋势;营造上海文化大市场的若干思考研究。

    1999年9月底,共有77项课题在市社科规划1999年度课题评审中获准立项,其中,年度课题44项;文化专题研究课题9项。共有26家单位承担了1999年的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

    1999年首次设立面向在读博士生的青年课题,即青年课题。作为市社科规划研究新增的课题类别,设立青年课题的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在读博士研究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将博士论文的撰写同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青年课题共立24项。

2010年远景规划】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所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与九五规划合并完成的。2010年远景规划着重加强对“九五”期间和21世纪初叶我国尤其是上海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等方面实践中涉及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这一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研究的重点是加强对如何促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有关问题的研究,对上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关问题的研究,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关问题的研究,对上海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有关问题的研究,对上海如何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形成现代化国际城市新格局有关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浦东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研究,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对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以及基层政权建设的研究等,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促进了上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地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前沿的地理优势和有利条件,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提供新鲜经验。

【执行情况】

  “九五”期间,共立项414项,比“八五”增长了100%。立项方式从“八五”时期五年三次增加到“九五”时期每年一次。个别年份甚至补充立项。增加了新的类别,除中长期课题和年度课题外,还设立了委托研究课题、青年研究课题等,并根据实际需要,立项专项系列研究课题。“九五”期间,本市共开展了两次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评奖和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有784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于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约占38%。

   以中青年为骨干的研究中坚力量逐步形成,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的项目占总数的50%左右。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八五”期间为250万元,到“九五”期间投入750万元。

    “九五”期间,上海一批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有效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在本书社科立项课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如《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共12本、《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丛书》22本等,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呈现出新景象。《中国经济改革20年系列研究》、《2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及对策系列研究》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对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道路研究做了新探索,如《新形势下加强上海社区建设系列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上海改革开放》、《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一批社科规划研究向建国50周年献礼项目如期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前夕,上海市一批向建国50周年献礼的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全部如期完成。1998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市从已立项的市社科规划各类课题中,确定了15卷本《上海通史》第一批共21项重点项目,作为向建国50周年的献礼项目。这批项目具有选题重大,课题组研究力量雄厚,前期研究扎实充分的特点。经有关单位的精心组织、全体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和奋力拼搏,研究工作已经全部如期完成,研究成果在国庆节前后陆续出版。从内容来看,这批研究成果中,既有回顾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著作,也有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探索的前沿研究;既有着力于文化积累的基础研究,也有赶超前人成就的学术追求。在形式体例上,不少成果卷帙浩大,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共同参与研究写作,因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协作攻关的硕果。这批成果的如期完成和出版,是上海社科界与出版界通力合作的结果,也是上海社科界向建国50周年献上的厚礼。    

五、“十五”社科规划

【指导思想】

“十五”时期,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中,立足上海实际,坚持正确导向:以我国尤其是全市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重点,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努力发挥社会科学研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

【主要内容】

    经过申报和评审程序,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共设立115项。2002年3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2年课题申报工作会议召开,课题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社科规划课题(青年课题除外)的初审全部实行异地评审,按照2:1的比例进行初审,再由上海专家复审,最后报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115项课题最终获准立项,立项课题优选率为16.1%,其中重点课题18项,一般课题73项,青年课题24项。2004年上海市社科立项一般项目48项,青年项目14项,委托课题3项。2005年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经费共立项62项。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课题立项工作推出新举措,新增设系列课题。针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以研究系列的形式列出,进行跨学科、跨单位、跨部门综合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服务。《课题指南》只列系列课题条目,要求申报者按题目及其研究内容对应申报,以招标的形式立项,共立项七大研究系列,90项子课题,青年课题24项。在2004年课题指南中共设了“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系列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列研究”、“上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系列研究”、“上海城市治理现代化系列研究”、“上海社会稳定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列研究”等六大系列课题。

【落实中央3号文件】

    2004年1月5日,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即中央3号文件),这是中央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向全国发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报告,为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1月19日,中办又转发了《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即中办5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选择和管理机制”的任务,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播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中央3号文件发出之后,上海即着手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结合地方特色,又于2005年6月7 日下发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使命和任务,确定了“十一五”及以后一段时间上海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目标。指出,要努力在“十一五”期间形成更多的优秀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形成一批在上海、全国乃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提升市民理论素养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网络,造就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重大项目研究的领军人物,用10年或更长时间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等。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还指出,要加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领域、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和交流,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

六、“十一五”社科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又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是重大的国家战略。

【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九次、十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本市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要凸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深化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注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全面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上述指导思想同样是申报和研究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课题类别】

    “十一五”社科规划课题分系列课题、重大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江浙沪联合发布课题五类。

    系列课题一般要求在年内完成。申报整个研究系列既要填写一份总的申请书,也要单独填写每项子课题的申请书。每项子课题都应有相应的独立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整个研究系列的总成果,成果形式主要是系列研究报告。

    重大课题按所在单位的配额随时申报。

    一般课题申报不受《课题指南》条目的限制,但必须遵循《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根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总体要求具体设计课题,按学科申报。

    青年课题申报不受《课题指南》条目的限制,但同样必须遵循《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根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总体要求具体设计课题,按学科申报。2007年,青年课题的申请对象由在读博士生改为在职青年学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尚未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

   江浙沪联合发布课题自2006年开始,由三地社科规划办共同评审,联合发布。

【主要内容】

“十一五”时期,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工作要在以下几方面力争有所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1、深入研究阐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深入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3、深入研究阐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积极推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5、深入研究上海在实现“四个率先”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6、深入研究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7、深入研究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8、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

上海哲社办为落实上述精神,加强课题研究导向,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最终决定设立了八大系列课题:分别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系列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系列研究”、“‘十一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上海文化发展问题系列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若干问题系列研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研究”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上海‘四个率先’系列研究”。这些选题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上海在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采用设立系列课题和相应子课题一一对应立项的方式设置选题,从而形成对某个重大现实问题的完整研究。市领导对这些研究成果所提出的观点非常重视,有的作了批示。有的课题研究成果被中央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相关部门调阅,有的课题还被要求协同市有关部委办共同研究。

200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分重大课题、系列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等。重大课题更注重三类:第一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础性研究课题。第二类,对全国、特别是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协作性攻关课题。第三类,具有长期研究积累、显著创新价值、深厚学术含量、预期可形成精品成果,在文化积累、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课题。

除重大课题单独申报外,其余四类课题共有256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一般课题129项、青年课题32项、联合发布课题16项、委托招标课题4项、系列研究课题8个系列75项子课题(“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系列子课题13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系列子课题10项、“‘十一五’期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系列子课题13项、“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系列子课题6项、“上海文化发展问题研究”系列子课题5项、“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若干问题研究”系列子课题18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系列子课题7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研究”系列子课题3项)。

200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分重大课题、系列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江浙沪三省联合发布课题5类。为了保证课题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召开了“2007年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做好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沪社办[2007」第54号),经专家评审,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终审,共有249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一般课题135项、青年课题45项、联合发布课题13项、系列研究课题9个系列56项子课题(“科学发展观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2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9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4项;“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4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12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7项;“推进上海文化发展与管理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5项;“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8项;“加快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系列”,立项子课题5项)。

 2008年上海社科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共收到各类课题申请书1515份,其中系列研究课题申请书121份、一般课题申请书933份、青年课题申请书419份。结果232项市社科规划课题获得立项,其中一般课题129项、青年课题43项、联合发布课题17项、系列研究课题9个系列43项子课题。

 2009年市社科规划课题设立了12个研究系列80 个课题,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系列”、“新中国制度研究系列”、“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究系列”、“上海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研究系列”、“上海推进社会建设研究系列”、"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地震灾后重建若干问题研究系列”、“世博后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研究系列”、“互联网与信息社会研究系列”、“上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系列”、“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系列”和“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系列”,较好地反映了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对社科研究的新要求;特别是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增强了年度项目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共收到各类课题申请书2 284 份,经过评审,共有253 项获资助立项。同时,鼓励原创研究,资助立项重大课题3项,即“上海城市生活史研究”、“俄国中苏关系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长三角联合发布课题】

2006年,为加强社科研究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加强跨地、跨部门合作研究,整合研究资源,发挥合作优势,提升品牌效应,打造多方位合作研究平台。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社科规划办首次发布《关于联合发布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的通知》联合申报课题,加强跨地区合作研究,加强社科成果宣传,推进社科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每年都有10多项课题立项,通过与江苏、浙江联合发布长三角研究课题,围绕“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扩大区域公共品供给”、“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热点问题联合召开研讨会等形式,有力推动跨区域合作研究。编写《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专报》、《成果要报》、《社会科学》、《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上海社科规划通讯》等报刊专栏介绍和宣传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社科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

    2009年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设立“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首批设立14家基地。与上海市教委合作,共同设立教育学课题,每年设立约20 项。

第二节 主要系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外,还有相关的系统的社科规划。系统规划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本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市教委系统就属于此类;第二种是针对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但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社科研究规划,市科委侧重软科学和咨询研究规划;市发展研究中心侧重于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的决策咨询研究规划。

一、市教委社科规划

    市教育科研课题规划目标,应当符合本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总目标,使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结合教育改革的实践,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所以,根据科研工作的总目标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的重点,明确主攻的方向,指出希望在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等。教育科研规划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其一是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本市教育发展战略问题,本市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师资建设问题等等;其二是教育理论或不同教育观点争论的热点问题等。

    研究制定教育科研课题规划,首要服从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实践的联系,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发展与改革服务的方向,对教育思想、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教育方针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力争取得质量更高的教育科研成果,为教育事业服务。

“六五”到“八五”的科研规划】

    这一阶段,并没有明确的市级层面的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都是在市哲学社会科学“六五”-“八五”规划基础上,结合市教育发展规划,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这个阶段研究的特征是,自发研究开始向规划研究方向发展,单体研究开始向协作研究方向发展,形成了大批行政领导参与、教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协同作战的良好研究群体,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益。

    1978年9月,教育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预备会议之后,在市高教局统一部署下,组织力量积极承担全国和本市的研究任务。据统计,上海市所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37项重点研究项目中,以高等院校为主的有22项。六五”规划的52项重点研究项目中,由高校系统承担或参加的有25项。除了承担全国和市级科研项目外,各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复旦大学文科教师“六五”期间出版社会科学著作40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5000多篇;华东师范大学到1985年底出版各类著作410种,发表论文2300余篇,上海财经大学自复校以来也已主编参加编写了各类著作300余种。

    80年代中期,上海市政府相继组织上海教育发展战略课题组,对上海教育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提出了2000年上海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方针以及战略决策和近期措施。这项区域性大规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在当时国内尚属首次,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胡瑞文领衔的“‘做大、做强、做活’上海教育推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张伟江领衔的“教育服务产业的理论、实践和政策研究”,都对不同时期上海市教育发展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这一阶段本市的教育科研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本市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原名上海师范学院)中的一些教师开始从事较为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编辑出版并翻译了一批教育理论著作,开始在一些中小学进行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实验与改革探索,对上海逐步掀起的教育科研活动起到了引领作用。但高教系统的教育科研活动仍处于少数专家教授凭着个人专业特长与兴趣开展研究,1987年开始确立首批市级重点课题,对全市的课题研究进行规划和导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开始落实规划课题的全过程管理。1989年7月,成立了市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开始对科研工作进行学术指导和管理。

    1990年开始全国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科学研究的作用被人们普遍认可,上海普教科研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参加到科研活动中的中小学教师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参与到区(县)及以上重点课题中的业余研究人员已多达2200名以上,与专职科研队伍相互配合,互补短长,形成了强大的研究力量。开始出现跨地区、跨省市,大学、专业科研机构与中小幼单位联合的课题组。研究水平也大大提高,开始承接国家和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先后承担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燎原计划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10项国家级、国家教委级的重点研究课题(含合作研究)。研究内容从以学校教育为主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开始涉及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课程与教材改革、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等。通过召开10次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市、区(县)、学校三级科研管理的网络建设。开始完善课题立项评审、中期检查、成果评审评奖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长周期综合性大型课题的研究质量;特别是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发了10多个关于课题规划和课题管理的文件,并出台了《上海市普教系统教育科研工作若干意见》的条例,使上海市普教科研的管理工作纳入依章管理的轨道。

1985年至1992年本市共进行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成果获奖总数达578项,其中青浦县的《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与理论探讨》、上海师大实验学校的《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性改革实验》等项研究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1995年2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立,明确上海市教委科研处负责全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各项课题管理。1997年成立了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上海市教育科研的规划、课题申报和评审等工作。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确定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

    贯彻中央和上海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市教委在“九五”起始之年组织制定了《上海市教育科研发展规划》、《“九五”课题指南》和《 “十五”课题指南》,提出指导思想、主要任务、重点领域、保障措施等具体的实施办法。经市教委研究,共确定了本市“九五”、“十五”期间300余项选题、80余项重点项目和本市急需集中攻关的三大类课题,完成了一项基础性工作。并根据课题指南要求先后组织了八届市级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确立和发布工作,确定了200余项市级重点课题、1000余项市级课题。这些课题既满足了高、普、职、成各领域,专业院所、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人士的研究需求,从中找到研究的定位,更引导了本市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使教育科学研究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九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争取到2000年,使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形成具有上海特色、与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新格局,在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要求必须从上海实际出发,花大力气系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规律,以及如何把多媒体、通信网络、人工智能化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高科技手段用于学科教育中去。

    为实现上海市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的发展目标,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强领导,整体规划学校的“九五”规划,制定各年度工作计划,保证规划的贯彻落实。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制订《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申报办法》、《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争取多方面筹措资金,使科研经费的投入比“八五”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建立科研奖励制度,制订《上海市教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条例》。加强合作与联合,加强市属高校与部委属院校和社会的合作与联合,开展对一些重大课题与项目的研究。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

    2001年,上海市教委和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制定并颁发了《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指南》,确定了本市“十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和研究指南项目。“十五”期间,围绕着课题指南确定的研究领域与范围,共组织了五次市级项目评审,确立市级项目869项,其中重点项目99项,一般项目496项,规划项目274项,共投入经费900万元以上。这些课题引导了本市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奏响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2000年起,增设了“教育决策咨询项目”,通过招标和委托研究等方法组织队伍对宏观和中观层面上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探索。拟定了“上海教育新一轮发展研究”决策咨询招标课题目录,使上海教育科研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是通过“和谐上海的教育”等大型课题的组织,全市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效,直接推进了相关教育决策。2003年又把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推向整个社会,引导社会各个阶层都来关注教育问题,探讨教育问题,破解教育难题。目前本市已经形成较合理的项目结构,即以每年一度批准立项的市级项目为主体,再辅之以两翼,一翼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另一翼是促进中小学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绿叶计划课题”,使教育科研能完整地发挥推进教育改革,影响教育决策,促进教育实践,发展教育科学的多种功能。

    “绿叶计划课题”通过吸纳“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会”的资金,促进了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高。这个项目体现“三个为主”,即以扶植各区县第一线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为主,以扶植本市郊区的教育科研项目为主,以资助中青年科研骨干的研究项目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等基层单位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独立承担或参与全国、教育部、上海市或本地区重点项目研究的人员达l万人次以上。7年来,每年投入经费30万左右,稳定地支持了50位第一线的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迄今为止,已投入经费200余万元,资助中小学幼儿教师400余人次,正式出版成果集4册。这一绿叶计划的实施对推进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十五”期间,本市分别于2001年、2004年举行了两次全市性的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共评出教育决策咨询奖、教育理论创新奖、教育改革实验奖376项,很好地发挥了激励引导作用。在全国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中,上海共有51项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除国防军事教育科学外)255项的20%,再次显示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十五”期间,本市还表彰了一批教育科研工作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形成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局面。

“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
  “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推进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总结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问题,特别关注当前教育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同时通过发挥教育科研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作用,促进本市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
  制订“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摆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摆正全面与重点关系、摆正基础性问题持续研究与加强新问题对策研究的关系、摆正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十一五”规划列具了20个重点攻关项目,体现研究的导向性。包括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指标体系研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等。

    经专家评议和市教委批准,确定“新时期教师教育与培养研究”等11项为2006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确定“‘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师在职教育的行动研究”等92项为2006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确定“创设情景、聚焦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等83项为2006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2006年经组织专家评议,上海大学周哲玮承担的“钱伟长教育思想与上海大学的发展研究”等17个项目为年度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实验小学孙琼承担的“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等113个项目为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宝山区罗泾中小张志锋承担的“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及其激励策略研究等”57个项目为2007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2008年,经学科组专家评议和市教委批准,共确定“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效能的研究”等 28 项市级重点项目、“WEB2.0 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网上行为的网络與情分析”等 126 项市级项目、“幼儿自主活动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等 58 项规划项目。

    2009年,经专家评议和市教委批准,共确定“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等19项为市级重点项目、“新媒体艺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机理及培育模式研究”等106项为市级项目、“构建学生生涯发展服务系统,探索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新模式”等77项为规划项目。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确立的19项实际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经学科组专家评议和市教委批准,共确定“上海高校优势学科布局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基于知识网络视角的分析”等18个项目为市级重点项目、“政府、社会与教育公平研究:公共政策的视角”等106个项目为市级项目、“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等60个项目为规划项目。同时,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本次确立的18项市级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为了促进上海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与繁荣,上海市教委多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狠抓重点工作,加以规划引导。特别抓住以下几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优势学科平台。为增强上海市属高校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提高市属高校的整体实力,1985年起在市属高校中进行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从1995年起每年拨款增至2000万元,2000年起又拨出6亿元专项经费,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市重点学科”。通过持续20多年的努力,共在上海30所高等院校中建设了412个重点学科(持续建设的重复计数),其中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122个。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提高了学科层次、强化了梯队建设、增强了科研能力,在上海高校中建设了一批高峰学科。

    建设E-研究院,促进高校科研创新。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和吸引一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于2002年底启动实施了上海高校E-研究院建设计划。上海高校E-研究院是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跨学科、跨地域合作为特点;以汇聚人才,培育人才,上水平,出成果为目的的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E-研究院建设还在科研机制和科研管理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实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围,突出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给予长达十年的经费资助。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迄今已建设四个人文社科的E-研究院。包括:社会学、都市文化、音乐人类学和比较语言学。这些E-研究院主要分布在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

    建设艺术工作平台,推进艺术学科发展。为了推进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特别就加强对本市高校中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与引导。从2007年开始创建一批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工作平台。首批已经确立了“周小燕大师工作室”、“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蔡龙云大师工作室”。2009年起建设8个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主要适用予以行为表现为特征、以艺术创作为载体、以引导实践体验为重点、以杰出人才为旗帜的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使其在引领上海文化发展、提升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品位,建立上海文化高地中发挥应有贡献。

    建设人文社科基地,形成高校品牌优势。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在2004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上海在建的17个教育部基地中唯一一个以地方高校为依托的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教委于2008年起,结合上海工作的特点,建设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一步发挥上海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经过严格遴选,在上海大学等8所高校分别确立了1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近十年规划执行情况】

    新世纪十年来,上海教育规划争取重大项目,在全国舞台上显示实力。上海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发展,在全国舞台上显示出实力,越来越多的上海地方高校教师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2005年主持承担了《新时期社会协调机制建设问题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大学陈宪教授2006年主持了《中国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上海戏剧学院贺寿昌教授2006年主持了《创意经济及其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2010年主持的《中国戏剧通史》。科研成果卓著,科研人才辈出。

    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上海高校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文社科研究总经费6.62亿元,比2001年1.13亿元增长486%。2010年人文社科总经费过1亿元的高校有2所,复旦大学1. 35亿元,华东师范大学1.15亿元,还有15所高校的人文社科总经费过1000万元。

    研究队伍逐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本市高校从事人文社科的人员包括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人员,其总量在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12899人至2010年的17895人,平均年增500人。2010年与2001年的人员均增长了39%。尤其是研发人员数量增加明显,由2001年的3913人增加到2010年的12098人,平均年增800人,人员增加比达209%,2001年研究人员与人文社科队伍总人数之比为30%,2010年则上升到68%。这一组数字说明十年期间,本市高校人文社科的基本队伍在稳步上升,而研究人员的增加速度却远大于基本队伍的增加。

    课题承担数逐年增加。2001年该市高校承担的各类课题为3704项,2010年升至14991项。2010年比2001年增加305%。

    研究成果逐年提高。10年间该市高校出版专著由778部上升至1006部,增加29%,论文由9942篇上升至20455篇,增加106%。

 

二、市科委社科规划

市科委为决策提供科研咨询,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存在,并且咨询内容越来越深入,总量越来越大。市科委有关科研规划,是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基础上,按照年度进行课题立项。直到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1988年成立之后,软科学课题遂开始立项。

80年代期间主攻重大问题研究】

    1979年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组织行业、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社会问题和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等的调研、预测、论证,或可行性研究。1983年10月,组织1600多名专家,为编制1986-2000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并组织80余名专家进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对策研究。专家们提出总体设想,为上海制订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到1984年止,共开展200余项这类“软课题”的研究。

    1985-1986年,共完成大小咨询项目2.9万多项。据对其中18780余项统计,涉及总投资约133.1亿元,咨询机构的总收入有1.8亿元,为国家增加较大的经济收益。从事软科学研究的单位分布在10个大系统,其中包括市科协、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设计单位、工业、外贸、社会科学、民主党派、地区民办机构、金融和法律机构等。

    1987-1989年软科学研究在为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重大问题,都做了一些先导性、开创性工作。上海软科学研究机构还为国际合作研究作出贡献。共承担国际合作科研项目51项。

    80年代末,上海软科学和咨询业从单纯科技系统为主的软科学研究和咨询活动,发展到全社会的行为。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扩展到综合经济、工业、基本建设、教育卫生、社会科学、农业以及科技本身等10大行业。由单纯为宏观服务,发展到为中观和微观服务。在中观方面,为工程咨询提供建设全过程的服务,其主要工作可归纳为3大部分:战略规划,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工程设计,包括概念设计与施工设计;项目管理,主要是工程实施阶段的服务。微观咨询服务,诸如一个企业要发展一种新产品要求咨询机构从市场调查到生产、销售,提供一条龙咨询服务。

“八五”软科学研究】

    “八五”期间的决策咨询有如下特点:紧紧围绕市科委的重点工作,针对科技发展和科技改革面临的重要和重大问题,开展为科技工作提供决策的咨询研究。列入计划的这类项目34项,市科委出资101万元,组织全市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的“‘九五’科技计划和2010年科技规划”项目,到年底前,已形成的初稿和有关资料,为确定新三年上海科技改革与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91年,市科委资助93项决策咨询类软课题,经费支出为133.55万元(包括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专项结转资助费9.4万元)。其中:科技发展预测、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产业化及科技发展的支撑条件等项目共53项,占总项目数57%;依靠技术进步,增强大、中型工业企业活力和加速品种开发能力的研究,课题数16项,占总数17.2%;以浦东开发开放软科学系列研究为主的上海区、县发展规划类研究,课题数16个,占总数比例17.2%;软科学研究管理类课题2个,占总数2.1%;市党、政机关急需科委支持和委托研究的重要课题6项,占6.5%。有些课题成果直接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简称市人大、市政协)领导服务的参政议政用参考资料。

    1993年,软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围绕热点、难点和重大工程可行性等问题开展研究,重大项目有15项,经费57万元,占全年安排经费132.2万元的43%,平均每个项目3.8万元。这些规划执行情况良好。如“长江口越江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是国家科委、计委、外国专家局、上海市政府和江苏省政府5家联合组织的研究项目,研究报告得到5家组织单位的重视和好评,以5家名义联合上报国务院。“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是国家科委、计委、体改委、经贸委和铁道部5家联合组织的研究项目,市科委组织“京沪高速铁路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研究。有46个成员单位参加的“关贸总协定对全市影响和对策”,是又一个重大研究项目。通过评审的软科学课题有36项。1994年,列入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66项,市科委出资152.3万元,国家科委资助15万元,共167.3万元。

    1995年,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支持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研究;二是科技事业发展研究;三是促进咨询产业发展。全年立题研究的软科学项目68项,安排经费175.3万元。支持政府部门决策咨询研究项目18项,投入经费51.2万元,占当年软课题经费的29.2%。科技事业发展研究项目29项,投人经费78.3万元,占当年软课题经费的44.7%。“上海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研究”,由市科委牵头,会同市计委,组织全市各方面专家和综合部门参加,报告的总体思路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家科委认可,主要内容写进上海21世纪的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咨询产业发展专项研究项目共11项,投入经费11万元,占当年软课题经费的6.3%。

    1995年按照徐匡迪市长所提出的坚持“立题系统化、承接市场化、评审科学化”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上海经济研究中心)公开推出《上海国民收入再分配问题研究》、《上海新三年大变样操作性思路研究》、《上海产业梯度转移问题研究》(设AB方案)、《上海增长模式转型问题研究》、《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研究》、《浦东功能性开发问题研究》(设AB方案)、《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环境比较研究》、《上海城市总体性规划修订的经济社会条件研究》、《上海社区经济与社区管理问题研究》、《上海扩大出口再建贸易中心问题研究》等10个方面问题,作为上海市发展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来看,既有近期内需要解决的紧迫性问题,也有中长期需要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一大批学术带头人、海归学者作为课题承担者参与上海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来。

“九五”软科学研究】

    1996年上海市科委立项的软科学项目有79个。主要支持两类项目:一是政府决策研究,二是科技发展与改革研究。支持政府决策类有:人才与就业、浦东开发与利用外资、社会发展、国有资产、国有经济、农业、区域发展;科技发展与改革类有:发展与改革、科技管理。立项课题主要包括“上海新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增强上海汽车工业开发能力对策研究”、“2l世纪上海建成生态城市的模式和措施研究”。

    1997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共立52个项目,计划经费160万元。研究方向集中在上海特定都市产业的发展模式、技术引进、政府公共政策、郊区城市化发展等问题上。首次对指南项目实行公开招标,由专家小组公平评议,择优确定承担人。中标15项,下达经费50多万元。此外,在上海科技网上开辟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栏目,通过科技网公开软科学项目管理的规范,收集项目建议,发布信息。

    为国家和全市重大工程提供决策咨询。由中科院院士严东生、任美锷、谢希德、严恺、冯端、赵其国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先提出开展“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调研咨询”活动,从1996年7月开始历时一年多,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咨询报告》等高质量报告。有关省市领导认为,咨询报告关于长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的重点,产业布局重点,农业发展的重点,以及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重点4个方面的观点和建议,为实施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1998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58项,计划经费187万元。项目分为招标和非招标二类。招标项目14项,安排经费59万元,非招标项目44项,安排经费128万元。上海科技网也新增研究报告栏,加强成果的应用与交流。1998年度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指南》项目,集中在3个方面:(1)高科技产业发展与竞争力,研究制药业、纺织业、数字化产品;(2)科技发展与改革,研究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知识经济;(3)可持续发展,研究自然生态的维护、风暴潮灾害的防御、社会保障体系。1998年上海市科委资助咨询研究项目18个,经费为60万元。在国际合作方面,上海市科委协助国家科技部参与了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招标活动,其中“中国咨询产业的法律框架研究”,获得亚洲开发银行官员的正式认可,资助经费57万美元。

    1999年,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课题57项,计划拨款经费总额203万元。招标项目11项,研究内容有技术创新体系中上海、北京、深圳三地政府职能的比较研究;中国加人WTO对上海技术创新影响的趋势分析等。非招标项目有46项,减少软课题成果形式上的评审,采用在因特网上发布研究报告方式,加强研究交流。

    公开招标的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有20项,其中10项是为上海制订第十个五年计划提供研究分析报告的咨询类课题,另10项则针对本市近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的重大问题类课题。

    2000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侧重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规律及政策。根据这一重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00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部分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提出3个方面12个领域的研究课题。通过公开招标和定向招标.有45个项目列入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经费197.8万元,当年拨款153.2万元。

为培养年轻的软科学研究人才,上海市科委决定对选题好、研究思路新、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博士研究生给予立项资助。博士论文的资助范围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科技发展规律、政策研究。每人资助1万元。

 

 2000年以来软科学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情况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2000

7

2006

22

2001

11

2007

16

2002

7

2008

18

2003

5

2009

20

2004

8

2010

18

2005

18

2011

21

 

“十五”期间软科学研究】

   2001年,上海市科委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针对上海科技、经济发展的现实及未来需要,发布了"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指南”。全年共立项资助45项课题研究,资助经费200万元。

    2002年,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围绕技术跨越、科技原创力提升、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科技中介功能建设、创新文化建设、若干优势领域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和定向资助,全年共立项资助软科学项目54项,资助经费553.3万元。

    2003年,围绕“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加速实现“两中心、一基地”(国家重要的知识生产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目标,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围绕“科教兴市”战略与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与机制、知识生产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的形成与推进、世界一流研究机构评价指标、提升上海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等十二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和定向立项,资助软科学研究项目64项,并首次吸纳了外省市力量参与研究。同时继续资助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以挖掘和培养年轻的软科学研究人才。2003年,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的总体部署,上海市科委组织进行了“科教兴市”相关战略问题及方案研究。

    2004年,为使软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布局、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实施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上海市科委认真组织做好软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围绕“科教兴市”主要瓶颈及其破解对策、上海科研机构布局调整与功能定位、研发服务平台运行和管理机制、产学研联合模式与机制、上海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关联性研究、重大产业化项目跟踪管理与评估方法研究等十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招标或委托,确定78项研究课题。

2005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聚焦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职能转变等3个主题,围绕10个重点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研究的30多个方向。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网上在线评审,确立了43项重点研究项目。

    “十一五”软科学研究】

    2006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以“知识竞争力”为标杆,凸现“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的基本思路,着眼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面向自主创新政策研究和落实的需要,围绕“增强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加快企业创新主体的到位”、“构建创新价值实现的市场环境”、“夯实创新的研发基地与服务平台”等十个重点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研究的46个课题,最终确定43项重点研究项目,4个项目列为2006年度市决咨委委托市科委招标和共同管理项目。对一些指向性特别明确的任务,确立29项定向邀标研究课题,组织了9项统计分析研究课题。

    2007年,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继续围绕上海中长期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根据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聚焦国家战略,聚焦重大产业化项目,聚焦创新基地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国有及民营企业总工程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已转制用用类科技圆锁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研究”等18个重点研究领域,2007年,共计立项41项,

    2009年共对“金融危机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科技应对战略与政策研究”“研发全球化与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研究”“上海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等16个研究方向进行招标。经网上评审及答辩,立项资助81项课题、20份博士论文研究。2009年底,又凝练了2010年度软科学研究18个重点方向,包括“上海‘十二五’科技发展环境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发展机遇研究”“世博会上各国科技成果跟踪研究”等,评审确定50个立项项目。

    2010年“十二五”期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环境研究等24项课题,其中三个课题实行AB角研究,还有三个课题设为ABC三个角色研究。自选课题26个。

三、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既给上海的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政府机关的经济工作决策带来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改革开放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领导机关改变过去那种以经验为主的传统决策方式,注意发挥咨询机构“外脑’、“智囊”的作用,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全市广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者坚持面向决策,面向未来,与领导机关同呼吸,共命运,紧紧抓住上海改革、开放和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战略、战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超前性研究和探索,为全市振兴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承担此项工作的是上海经济研究中心,1980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1995年12月22日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是为市政府决策服务,承担本市决策咨询的研究、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机构。

    市决策咨询研究没有明确的五年发展(计划)规划,主要是承担年度重大问题的应急性的研究工作。包括20世纪8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研究、利用外资、股份制、证券市场研究、建设“四个中心”研究、实现 “四个率先”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研究等,都留下了全市广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者艰苦探索的足迹。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围绕上海市历次“五年(计划)规划”进行的。从这个角度,大致可以看出上海决策咨询研究的脉络。

“六五”期间,上海处在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也是上海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思想大解放发展大讨论时期,主要侧重于城市改造与振兴的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从农村兴起并开始波及到城市,上海作为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全国最大工业基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个现实,理论工作者开始酝酿上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对老工业基地进行技术改造、开拓新兴技术、发展第三产业、疏解老城区、建立自由港、开辟新城区等一系列构想。最后,在国内17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

“七五”期间,主要侧重新增长极和产业升级的研究。这一时期是上海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的时期,也是为浦东开发、开放作前期准备的时期。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理论工作者又先后提出了有关扩大利用外资的“九四”专项、实行财政包干制度等新举措。与此同时,浦东开发、开放的规划开始酝酿,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为中央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以后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质性启动作了初步的理论准备。

    “八五”期间,主要侧重于振兴上海开发浦东的研究。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从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的功能,拓展其研究领域,从单一经济研究拓展到经济、城建与社会发展三个领域,并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黄菊市长在会上指出:“改革要先行,开放要扩大,决策咨询研究必须超前。”这一时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80年代改革开放的后卫跃到了前沿。1993年6月,在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会议上,首批聘请43位高层次研究人员,作为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这批专家多年来对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作过许多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黄菊市长宣布开展21世纪上海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大课题,市领导徐匡迪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广大理论工作者怀着前所未有的热忱,围绕‘90年代振兴上海,开发浦东”这个中心,广泛开展研究活动,重点聚焦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比较完善的上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框架研究、迈向21世界的浦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市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的战略构思、试点方案与有关政策研究等。提出了“建立大上海开放圈”、“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等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后,又提出了分三步实施上海长远发展目标的新构想。所有这些,都使“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这十六字战略思想,更加深化和具体化了。1995年的决策咨询研究,相继完成了《上海新三年大变样的操作性思路研究》、《上海产业梯度转移问题研究》、《上海社区经济与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等17项重大课题项目,提交33份专题调研报告和“长江经济带”等涉及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研究报告。

    “九五”期间,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侧重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新特点、国际经济运行通行规则和再造上海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研究。“九五”期间认真做好一批事关上海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形成了上海决策咨询研究独特的重点、热点、专题等不同系列,每年都有上百项研究课题发布。1997年重大选题有13项,1998年共完成34项交办和委托课题,其中14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其中《关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咨询报告》,得到了沪皖两地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表扬。其他年度重点研究包括上海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研究、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上海房地产进一步市场化问题的实证研究、上海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等。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国际市场经济运作的通行规则和再造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优势等方面进行研究。按照上海市企业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进一步加强“抓大放小”的研究,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优化上海市城市空间环境形象、上海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和浦东新区建制镇区划调整及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向劳动力市场全面过渡的研究,重视建立新的筹资机制的研究等。

     “十五”期间,主要侧重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经历了“九五”,上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任务仍很繁重,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体制、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不少;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市场法规体系和监管手段尚待逐步健全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发展主线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洋山深水港区、APEC会议等重大国际性会议、城市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水平、城市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等加强了研究,每年都有100多项课题立项。2003年5月12日,成立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决咨委将集中全市各类专家智慧,保证市委在重大问题上体现出更高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把握好工作的方向、大局与战略,更好地发挥“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重点研究包括,“入世”第一年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策划研究、进一步搞活国有经济降低商务成本研究、上海商业新一轮发展、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长江流域经济联动发展、苏州河市区河段延安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上海崇明越江隧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上海知识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指标体系研究、上海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对策及规划纲要研究、上海郊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研究、建设迪士尼乐园综合研究报告及其专题报告等。

    “十一五”期间,侧重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研究。针对上海新一轮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约束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有待完善,促进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四是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亟待突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主线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重点聚焦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性目标研究、本市政府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研究、本市先进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研究、本市高端服务业供给不足的体制制度环境研究、上海国资国企开放型市场化充足并购可选方案研究、利用世博契机发展旅游业研究、“世博效应”延续与放大的对策研究、现阶段缓解上海新二元结构问题研究、上海城市运行安全研究、上海大力发展工业物联网产业对策研究、关于上海公共租赁房办法设计的设想、关于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研究等。

第三节 “五路大军”社科规划

    30年来,上海市社科界注重以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政府重大决策服务,形成了以高校、党校、社科院、军事院校和政府实际部门的理论工作者组成的上海理论界的“五路大军”。截止2008年上海社科界副高职称以上专家学者达到8000余名,这些专家学者大多集中在“五路大军”之中,他们形成合力,将繁荣发展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服务,已经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智囊团”。“五路大军”重点关注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以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中,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因部队规划特殊性,本节不予细述军事院校规划,主要总结高校、党校、社科院(以及类似研究机构)、政府实际部门的研究机构等四路大军的社科规划。

“五路大军”的社科规划,在最初均是以承担上级部门项目研究的方式落实规划。党校在“六五”期末就开始酝酿了科研规划。但至迟到“八五”期末,“五路大军”均制定了完备的“九五”社科规划,有的同时还制定了2010年远景规划。比如重点高校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规划制定得较早而且很全面规范。

一、高校社科规划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文科研究早在“七五”期间,就开始了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围绕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问题,还承担了30余项研究项目, 开始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八五”期间,这一工作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不仅成立了象复旦发展研究院、浦东——复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这样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的范围、领域更为广泛,仅立项的研究课题就有80余个,比“七五”翻了一倍。“七五”时,基本是“单科独进”,如经济的研究经济问题、管理的研究管理问题,到“八五”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各学科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可以说,经过“八五”,为上海服务就是为全国服务,努力为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已逐步成为该校广大人文社科研究成员的普遍认识。而且,比“七五”翻了一番多,还有一大批虽未立项,但有研究成果的研究课题。

    “九五”期间,复旦大学有非常完善的社科规划。“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贴时代,面向现实,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基础研究和决策咨询两个层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领域,多出高品位、上档次的成果,多出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优秀研究人才。采取的基本工作方针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近期内大力发展应用研究;重点学科的研究与一般学科的研究兼顾,主要抓好重点学科的研究;集体攻关与个人研究结合,重点在加强集体攻关;成果数量和质量都要重视,以提高质量为主。课题研究规划是,重点建设好已有17个研究所和17个研究中心,该校遴选学院研究课题中的1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不少于100万元的资助经费。校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将同首席教授制挂钩,校晋升职称等政策也将向这些项目倾斜。凡有条件的学科,应主动参与上海市府组织的各种对策研究,直接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到世纪末,该校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培养出50名左右各学科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批青年学术骨干。

    2000年通过组织评审,复旦大学设立校“三年行动计划”文科科研项目114项(其中重点项目17项,自筹重点项目11项,一般规划项目41项,青年重点项目12项,青年规划项目33项)第6批校基督教青年基金项目10项。以上项目均作为该校资助的预研究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申报2001年启动的“十五”国家社科、教育部、上海市社科等各类项目,在上海较早开展了上一级课题的与研究工作。

    进入21世纪之后,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复旦大学推进和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努力把握好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乘势而为。在整体推进的同时,着力于形成若干学术高原和学术高峰。以科研基础能力建设、体制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目标,整合资源,组建了7个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8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则进一步发挥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特别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并集聚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4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工作室)注重为上海市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推动自身的发展。

    复旦大学科研立项数和研究经费持续稳步增长,事业不断壮大。10年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92项,其中重大项目13项,重点项目22项,后期资助9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19项,其中重大攻关项目19项,重大委托项目2项,后期资助项目5项: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71项,重大项目5项。年度研究与发展投入经费2001年仅为3357.3万元,至2010年已达到13541.48万元,年平均增幅为16.8%。

    十年来复旦大学社科规划执行情况良好。在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方面,除了组建了7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还通过引进葛兆光、邓正来等国内一流学者,组建了文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两个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在推进跨学科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如文史研究院成立以后推出了“从周边看中国”长期研究计划,发掘和使用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朝鲜、日本、越南、蒙古等有关中国的文献,与越南汉喃研究院合作出版了《越南所藏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同时正在编辑出版《韩国所藏汉文燕行录选编》(约30卷)、《日本近世中国纪行文献选编》(约30卷)等。预计出版历史资料集近百卷,凭借其史料特色、学术价值以及规模效应,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以来,在推进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工作方面做了积极努力,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论坛、学术会议、讲座、工作讨论等形式,围绕中国问题深度研究等学术主题,组织国内外学者展开热烈讨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

    改革开放以后,华东师范大学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优势和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后,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较高的赶超目标和工作指导方针。实践证明,高起点、高定位的思路对该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是压力也是动力。

    “八五”期间,文科中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共争取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683万元,其中纵向经费即政府拨款226万元,占总经费的33%,横向经费即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经费457万元,占总经费的67%。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奠定了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在高校中的学术地位,为今后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八五”期间华东师范大学社科规划执行良好。第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五年来,共承担基础理论课题278项,以华师大共265个专职科研编制计,每人平均承担1项课题,使继续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队伍更趋精干,更有利于集中力量出优秀成果。第二、拓宽应用研究的思路。“八五”以来,十分重视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承担了一批国家、地方各级各类该方面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第三、决策咨询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较为突出地重视和加强了对决策咨询类研究的组织和倡导,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对上海建成“三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产业发展目标研究、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研究、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研究、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浦东新区的发展战略研究等等,其研究成果先后被有关部门采纳。科研人员还积极参加全市重大决策咨询招标课题和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评奖活动。

    1996年初,华东试师范大学制定1996-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经过15年奋斗,把华东师范大学建成以教育学科为重点,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九五”期间,华师大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高起点、高定位的工作思路,深人开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继续推出高质量的成果,力争在某些领域(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中形成优势,扩大自身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影响。该校提出文、史、哲基础研究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前沿的关键课题,及时调整已趋老化的研究方向。在已有较丰厚研究成果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哲学等领域,逐步形成具有该校特色的国内公认的学术流派,并促进其走向世界的步伐。短期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努力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创造条件使目前在学术上有较深造诣,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到本世纪末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国内公认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从1996年起,实施“跨世纪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简称“百人工程”),分批选拔和培养100名45岁以下的思想政治表现优秀、学术成果比较突出、教学质量优良、具有开拓新领域能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世纪末有30名左右成为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实现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的平稳过渡与更替。

    十五期间,华东师范大学提出,根据学校的基础、条件、优势和特色,立足创新,对科研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规划,逐步建设和完善全校科研创新体系。合理布局三个层次的科研工作,构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并形成三大科研体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大力推进学科交叉、文理结合,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和推进研究机构实行课题制和研究人员流动制,加大考核和奖励力度。科研和学科建设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抓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形成开放式的激励机制,优化队伍,集聚人才,有利于形成国家水平的学科队伍,有利于出重大成果。二是抓重大项目。要扶持和引进有战略思想和宽广胸怀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围绕学术带头人去组织争取“973”、“863”、“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及地方、企业的大项目等高水平、高层次的研究项目,鼓励多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三是抓重大科研成果重奖和转化。

    “十一五”时期,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思路是:总结经验,继续推行繁荣计划一期项目的成功做法;坚持完善,改进前期计划中成效不够显著的项目;推出若干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举措。包括建成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扩大和健全“预研究”制度,深化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提升校基地学术水准,建设社科信息网络,凸显该校整体形象。在“十一五”期间,强化配套措施,包括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配套经费以及“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推行学术休假制度、实行分类考核制度,继续实施科研实绩奖励等。

     十一五期间,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建立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院建构了一套多层次的人才养成的基本框架:一是从国内外知名学者中聘任、引进资深学者;二是从国内外青年学者中引进有学术志向、学术规划和学术潜质的优秀人才;三是设置学术休假岗位,为校内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提供研究时间;四是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研究生开课,创造跨学科人文环境,培养学术后备人才。推进出成果和出人才。

    2001-2010年,是我国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十年,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时期。十年间,该校在人才队伍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和丰硕成果,共投入经费6.69亿元,立项课题数达6376项,出版著作5243部,发表论文33510篇,提交研究报告1188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86项,6所研究机构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3所研究机构入选上海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室,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 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

【上海财经大学】

    1985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之后,科学研究在该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并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取得突出成绩。从1986年开始至2017年初的上海财经大学五个五年发展计划(“七五”至“十一五”)期间,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七五”期间的科研方向是: 为教学服务,为四化建设服务,为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转移创造条件。上海财经大学科研项目由侧重于教材编写逐步转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新问题,为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并逐步建立了科研激励措施。科研组织形式从专兼结合、以系为基础,向系所结合的方向发展;专职研究所(室)以从事新兴、边缘学科的研究为重点。“八五”期间,上海财经大学的科研工作为实现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奠定基础,其要点为: 配合各学科多层次办学的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科学社会主义和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九五”期间(1996—2000年),上海财经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坚持高校科研“为学科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基本方针,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

    “十五”期间,上海财经大学的科研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为目标,以建设重点学科为基本抓手,以取得世界前沿性研究为方向,发挥上海财经大学在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研究上的多学科合作力量和集团优势,加强对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十一五”期间,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工作坚持“为学科建设服务”和“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理论创新,以全国和上海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提倡教研人员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科学研究,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通过组织联合攻关,取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应用对策性成果。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执行效果良好。先后开展的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内部研讨C方案研究、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系列研究、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系列研究等重大研究课题,为上海市的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得到了有关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该校专家提交的成果专报《我国政府补贴民用大飞机产业的建议》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和部门的重视。该校发布的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500强企业竞争力排行榜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从2007年开始,该校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每年发布“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指数系列包括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投资者信心指数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这套指数系列是我国第一个由高校发布的城市指数系列,且是我国第一个城市指数系列,成为上海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和晴雨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科研成果获奖等方面的主要情况如下:课题立项共获得各类科研课题经费资助19173. 66万元,立项各类课题309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6项,省部级项目809项;公开发表论文10345篇,其中在该校权威刊物A类上发表论文159篇,在SSCI/SCI/EI刊物上发表论文534篇;共出版各类著作、教材2539部;获得各类省部级科研奖励228项。

【上海交通大学】

1991年上海交大制定和落实《上海交通大学1991~1995年发展计划》、《教育改革方案》、《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明确“八五”期间把工作重点由发展规模为主转向提高为主。该校的十年战略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水平,确保质量,努力把交大建设成一所具有理、工、管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多门类的,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举的第一流大学”。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抓学风、教风、校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基本建设等工作都取得成绩。校园文化生活活跃。

19981月18-22日,中共上海交大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作出了工作部署,选举产生新的党委、纪委班子。王宗光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5年来该校取得的主要成绩: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综合实力稳定增强,被国家列入“211工程”建设学校的前几所之一,实现了教育部与上海市的共建,并提出了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工作定位。上海交通大学到2010年前的远景建设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博采世界著名大学所长,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把上海交通大学办成一所以高新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坚实的理科为基础,以强大的工科为主干,管理学科具有特色,文法医农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校园环境宜人,学术大师汇聚,社会贡献卓著,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到本世纪末,该校的任务是,全力完成“九五”计划和“211工程”建设目标。

进入新世纪,上海交通大学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与高端人才引进的集聚效应下,文科科研关键指标连续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该校文科共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70多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8项、上海市社科奖32项、上海市决策咨询奖21项、司法部等科研成果奖9项。2006年以来,该校教师以第一署名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两百多篇,连续位列国内高校前列,发表CSSCI论文则一直居上海市高校前三位。2010年,该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15项,获教育部一般项目27项,其他各类省部级以上项目近百项。2010年,该校文科到账经费4000多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000多万元。

【上海师范大学】

    “七五”期间,上海师范大学提出要始终坚持思想基本原则,科研方面达到全国地方师范院校中的先进水平,努力在某些领域树立自己的特色。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对普通中学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研究,逐步把该校办成中等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科研管理体制上,改拨款制为合同制,1987年建立科研基金,对重大科研成果(包括论文)实施制度。

    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发展目标是用1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师范大学建成一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上海地方特色、培养一流人才的新兴师范大学。

    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与上海的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教育科研特色限制,应用研究发展迅速,促进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并使谋学学科研究水平处于本学科前沿。“九五”规划的科研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激励功能的科研运行机制,争取每年获得国家、省(市级)项目以及市教委重点项目30-40项,全校科研仅给到本世纪末达到1500万元。

【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

    上海其他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非常重视社科规划,特别是2000年以后,都重视社科规划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上海交通大学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与高端人才引进的集聚效应下,文科科研关键指标连续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该校文科共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70多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8项、上海市社科奖32项、上海市决策咨询奖21项、司法部等科研成果奖9项。2006年以来,该校教师以第一署名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两百多篇,连续位列国内高校前列,发表CSSCI论文则一直居上海市高校前三位。2010年,该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15项,获教育部一般项目27项,其他各类省部级以上项目近百项。2010年,该校文科到账经费4000多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000多万元。

    同济大学2004年推出 “一体两翼”战略。“一体”是以“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核心,全面推进人文与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两翼”是发挥该校欧洲交往特色和城市科学强势优势,注重欧洲思想与文化研究、城市研究。同济大学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把可持续发展渗透到大学的每一个细胞里,培养具有责任感的公民。该校开设了可持续发展通识课程,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伦理、制度、法律、文化等。由各个学科领域的著名教授领衔课程教学,为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大学精神塑造做出文科的贡献。在学科布局时,该校充分发挥对德国暨欧洲国际交流的窗口作用,特别是与德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传统。到2010年12月,该校在德国取得文科博士的大约有50多人,遍布哲学、文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与德国著名大学联合成立的文科博士生院完成了筹备并招生,授予中德博士双学位。该校在学科布局时还充分考虑到优势理工科学科链条的延伸。该校在城市规划、建设、交通、环境等领域拥有中国大学最齐全、学科整体实力最强的学科群。文科的学科布局充分考量到这个优势,既要培育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又要全面提升这些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为推进“一体两翼”战略,该校设立了三个平台:欧洲思想与文化研究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基地、国际化研究平台。同济大学在2001-2010年,共承担各类课题1200多项,总经费3.3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8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32部,共获得省部级科学研究成果奖励70多项。在艺术与设计领域,40多项成果获得行业内各类奖项。2010年学术论文影响指数位列全国第32名。

    华东理工大学在新世纪开始的10年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逐年稳步增长,经历了“十五”(2001-2005年)“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和“十一五”(2006-2010年)“从少到多”的快速成长阶段,无论是在新立项数量上,还是在项目经费到款总额上,都比“九五”期间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科研项目经费总额“十五”较“九五”增长了2.6倍,“十一五”较“九五”增长了24.6倍。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提出了“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定位,把科研工作摆到了与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设立校级项目,培育高层次项目。自2006年以来,科研处共设立校级重大科研项目28项、校级一般科研项目238项、校级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165项,有效地调动了该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其中,校级一般项目覆盖了全校近1/3的教师和科研人员。

二、上海社会科学院规划

     八十年代社科规划】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思想上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清了理论上的大事大非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在制定“六五”和“七五”社科规划时,进一步明确了科研的指导思想和办院方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加强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大力开展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注意应用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的结合。使上海社会科学院成为党政领导和全市各界的智囊、参谋机构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基地。全院各所在制订科研规划,承担全国和本市的“六五”计划重点研究项目,确定集体或个人的科研课题时,都能努力贯彻上述指导思想,着重加强了应用研究,同时,也不放松对基础理论研究,并注意学科的建设。

    1983年起,上海社科院的研究工作纳入了国家的“六五”计划。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独立或协作承担的全国和全市“六五”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有36个。首先是一批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项目,其次在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突破,再次在历史研究方面,也有新的进展,取得了一批较好的科研成果、再其次,注意社会科学的普及宣传,提供一批有价值的工具书。全院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化,把科研工作纳入计划的轨道,许多研究所、室在科研实践中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科研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自己的主攻方向。并逐步把科研力量按重点研究项目组织起来,集体研究,协作攻关,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

    “六五”期间,该院承担国家与市重点项目,分别是10项和15项。“七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与市重点项目分别承担了64项与40项(不含市科委招标的项目以及市委、市府、委办局交办或合办的研究项目)。承担了《双重运行机制论》、《社会科学学》、《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香港比较研究》、《上海乡镇工业结构调整》、《当代美国经济新编》、《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等重点课题。“七五”期间完成15049项成果中,著作达到440本,论文达到5826篇。“七五”期间,社科院以松江县、黄浦区为点,加强国情调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中央决策提供资料与依据。

    1984年,该院首次开展科研成果评奖,共评出各类奖项102项。其中荣誉奖2项,优秀奖20项。

“八五”社科规划】

    “八五”期间上海社科院科研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市委市府“一要稳定、二要鼓劲”的要求,按照“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坚持两个基本点,以科研工作为中心,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人才的素质为主要目标,稳步推进改革,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动员全院职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在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而努力。

    “八五”期间的重点科研方向是两个:1、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当前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挑战为对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从中国与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加强对改革与开放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国际问题研究;以实现现代化事业的需要为背景,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与文化的研究;从上海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加强对上海学的研究;搞好学科建设,加强对各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2、精选重点课题,形成国家、市、院三级重点课题合理布局和选题优势,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比较集中地使用在重点课题上。

    “八五”期间,该院坚持以科研为中心,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与咨询服务四个方面的科研工作,积极为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现实服务。1993年2 月,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1994年,该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五大基地之一。1992年开展了29项国家重点、中华社科基金和青年社科基金资助课题,30项市重点课题和63项院重点课题的研究。1992年还承接上海市府委托上海市经济研究中心设立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7项。同时还增补了32项院“八五”重点课题。“八五”时期,该院共完成各类科研成果16963项,其中专著280本,论文5828篇,研究报告739篇;承接国家级重点课题41项,市级重点课题43项,院级重点课题96项,院级重大课题36项,合计各类课题共216项;获市马列主义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书有25本;获院黄逸峰出版基金资助的书有47本;获得国家级的奖项为11项,其中李君如的文章《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和夏禹龙、李君如的文章《邓小平管理思想和领导艺术》分别被中宣部评为1991年度、1992年度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论文奖等。上海市级的奖项为128项,院一级的奖项为158项。

“九五”社科规划】

    “九五”社科规划及2000年远景规划的制定中,上海社科院确定了2000年的奋斗目标是:把社科院基本建成为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地;建成为国内外有影响有活力的社科理论研究机构。做到四个适应:即适应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适应各个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适应上海早日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目标的需要。“九五”时期的10大具体目标为(与科研有关的共有5个): 1、加强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每年完成2项左右有影响的课题,各研究所结合自己的专业5年内均要完成3—5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题。2、1995--1997年拿出优秀著作100本,其中重大优秀著作10本;拿出优秀论文(包括研究报告)500篇,其中重大优秀论文(包括研究报告)50篇。1998--2000年仍要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水平。2000年前能有1-2部著作,几篇论文(包括研究报告)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或相应等级的奖。3、2000年前在经济学(包括经济理论、应用经济、国际经济、经济史)、法学、社会学、哲学、文学、历史学,以及其他各个社会科学领域都要建立1-2个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学科。4、2000年前有5—10名学贯中西、理论联系实际的学者,在上海乃至全国被公认为某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5、2000年前现有学科后备力量中有50%以上逐步达到现有学科带头人的水平。

    1998年6月26日,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专门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题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受鼓舞。

    1999年1月,上海社科院制定了《上海社会科学院2000--2002年科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上海社会科学院2000--2002年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重大项目设想》。当年全院共立项20项院重大课题,13项青年课题,113项所级课题。承接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9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6项,上海“十五”规划重点项目6项。为配合“双庆双迎”工作,在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抓好向国庆50周年献礼的工作,9项被列为市的向国庆献礼重大项目全部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上海通史》、《上海经济发展丛书》、《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法律比较丛书》、《经济全球化论丛》等分别召开了首发式和研讨会,结合国庆庆祝活动宣传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十五”社科规划】

    2001年,该院制订了《“十五”(2001-2005)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把上海社会科学院建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地,建成国内一流国外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该院根据十五规划,主要推动以下工作,一是立足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全市改革开放,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继续支持一批相关的重大课题研究,进一步抓好《上海城市发展系列蓝皮书》的研究、编撰和出版工作,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化。二是抓好一批重大的基础性的研究项目,包括《中国学术思潮史》、《上海口述历史》、《上海大辞典》、《中国经济伦理学》、《20世纪上海经济发展史》等。三是围绕上海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政策、咨询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已经建立的科研评估体系及院系社会评奖体系和配套的奖励制度,五是拓展社科普及的新领域,注重全民瞩目的社会科学普及内容,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有所作为,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科学素质的同时,提高社会科学的作用。

    2001年,根据“十五”规划,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力争在科研组织、科研形式、科研项目、课题论证、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明显质的提高和改进,全面提高该院的科研水平。全院中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4项,发布院重点课题31项。结合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组织了一批重大理论项目的攻关(简称为“九论”),它们是《生产力新论》、《社会主义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新财富论》、《先进文化论》、《社会阶层新论》、《执政党建设论》、《人的全面发展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论》及《新国际战略论》。这批研究成果在市八届党代会前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正式出版,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2002年全院共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2项,中标7项;申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4项,中标14项,双双位居上海第三位;经评审立项院重大课题12项,立项备案所级课题52项。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建立院的8个重点学科,确定8位学科带头人,52位科研骨干和14位青年学者,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梯队。在此基础上,根据“十五”规划,确定28位特色学者,包括犹太研究、初步形成了突出重点、百花齐放的科研格局。

    2003年国家课题预研究工作也已顺利开展。该院科研人员获2000-2001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38项。2004年以当合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为重点,以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积极组织与参与长大理论研究项目和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上海市系列规划课题3项。2005年,完成了“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学者版)”的研究。共形成总报告和15个专题研究,从理论、战略和系统的层面研究上海“十一五”期间的重大问题,从专家学者角度提出思路和建议,为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提供参考,得到市委、市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十一五”社科规划】

    上海社科院在“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央和市委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服务科教兴市主战略,按照市委要求,突出以理论创新、构筑人才高地和打造标志性品牌为发展主线,牢牢把握“落实、聚焦、突破”的工作基调,落实已经确定的目标、方向和方针,集中全院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特色、上海坐标”的重要智库。

    十一五期间该院在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率先提出“社会主义新智库”的转型目标。2006年该院发文关于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实施意见,并于2008年50周年院庆中公开宣布并得到了市委的肯定。围绕新智库建设目标,该院的重点研究工作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院工作;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积极破解难题,拿出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强化智库功能建设,大力提升院科研综合竞争力;重抓落实,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使我院真正成为人才的积聚基地、培养摇篮和国际人才港的重要码头。

    “十一五”期间,上海社科院进一步提高科研规划水平,规划执行有力。2006年共获得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课题,4项定向课题和6项一般课题(合计29项)。2007年,不断提升课题申报竞争力。通过开展预研究、实施配套奖励、加强团队建设、推出导师制等各种手段,该院各级课题的竞争能力都有所提升。全院共获得1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保持了全市第三的地位;获得3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课题(包括7项子课题)以及12项一般课题、系列课题和青年课题。各研究所的智库意识进一步增强,承接中央部委办、市委办局以及社会其他机构委托的各类横向课题有了明显突破。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对全院重点学科进行适当增补,形成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经济刑法、上海城市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城市文化、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等12个重点学科,以及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创意产业研究、家庭学、租界,租借地等特殊地区研究、犹太学研究、上海合作组织研究、西方文学文化批评思潮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研究、经济伦理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国学术思潮史、科学哲学、信息资源管理和城市化研究等14个特色学科,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目标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三、党校社科规划

    上海市委党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将自己定位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的学习的宣传阵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作为科研工作的基点和重点。党校的社科规划,不仅包括党校自身,也包括全市的党校系统。党校在历次科研规划中,始终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不动摇,一是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研究,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教学和研究,二是加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研究的研究,三是加强上海改革与发展研究,将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有机结合,四是为决策服务,争当市委市政府的智囊团。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中心,并以学科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为支撑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科研布局。

“六五”社科规划】

    1978年复校后,党校的科研始终与全市改革与发展事业息息相关、同步推进。1979年5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党校制定了《市委党校适应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初步规划》,提出要加强对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积极参加市内外重大理论问题的学术讨论,努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解决四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1980年底前要求各教研室应根据教学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分别抓住1至2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写出研究论文或讲稿。1983年6月,党校“六五”科研规划课题有冯其舜、高为学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专著)等11项。

1983年9月,党校印发《关于加强党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意见(讨论稿)》,提出党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认真研究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理论上作出比较深刻、比较正确的回答。提出要把党校办成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中心,使党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上起到一个重要方面军的作用。要以毛泽东诞辰90周年为契机,把研究毛泽东思想作为主要学术活动内容之一,有准备地抓住一些重点题目,组织力量,进行探讨。

  “七五”社科规划】

    1987年4月,制定《“七五”科研规划》,提出要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实际,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提出科研工作要积极为市领导决策提建议、出主意、当参谋。党校“七五”科研规划课题共确定30项,列入1987年校重点项目的有高为学、邱少全主持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辩证法”等8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课题逐渐成为科研工作的重点。1989年,党校提出各教研室要选择当前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的新的重大问题,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异同问题,如何看待股份制,如何看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党员可不可以雇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双轨制和单轨制问题,如何认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等问题。1990年,党校要求组织力量重点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和平演变”和我们对策的研究,对党建理论问题的研究,对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现实问题的研究等。

“八五”社科规划】

    在制定“八五”规划时,党校力求体现下述要求:一是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二是对科研工作的总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总体水平要有具体要求。三是根据党校实际情况合理地确立课题结构。既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问题,又要处理好研究周期的长短结合问题;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既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又要优化人、财、物的组合,避免低水平重复。

    1991年,党校要求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有: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如何解决分配不公,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如何相结合,如何搞好股份制,人民民主专政和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精神文明如何搞等。5月,周纪良主持的“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18项课题列入首批校“八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6月,上海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会议提出,“八五”科研规划要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干部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理论研究。1994年5月,严家栋、夏军主持的“利益关系论”等15个项目确立为校级课题。1995年3月,许有方、陆平一主持的“跨世纪领导干部培养研究”等2项课题列入校级重点课题。

    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1992年6月,上海市党校系统举行科研工作会议,提出“八五”期间科研的6个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列入第二个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1994年,提出党校科研工作要加强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改革开放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等系列课题深入研究。1995年的党校工作要点中,对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具体提出要研究其体系、内容、形成发展、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研究邓小平的建党理论。同时结合上海的新情况、新经验,努力出思想、出观念,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贡献。

1994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科研工作要着重抓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执政党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对策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时参考;一方面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199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科研工作要突出3个研究重点,其中之一是着重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带战略性、全面性的重大问题,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思路和对策,做好参谋和咨询服务工作等。

“九五”社科规划】

    1997年6月,党校部署下半年科研工作时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就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社区建设、干部素质、再就业、老龄化等问题形成专题系列。

    1998年,在科研和教学上要相互促进,要求采取切实措施,狠抓“精品”战略实施,加大课题申报力度,争取多一些课题被国家和市级立项。要向“精品”即高质量科研成果倾斜,加大对“精品”的奖励力度。1998年校级课题立项有程林胜主持的“历史性大转折与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等18项。

1999年,党校提出实施科研聚焦工程。这是一项将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战略课题和师资力量等有限的资源,聚焦在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这一根本任务上的重大举措。1999年校级课题立项有黄力之主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等20项。

“十五”社科规划】

    进入21世纪,党校不断提出决策咨询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要求。2001年,提出要坚持科研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方针,继续抓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课题的调研工作。2002年校级课题立项有黄力之主持的“20世纪的文化转型”等32项,其中有何海兵主持的“新世纪上海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理论思考”等青年课题11项。2003年校青年课题立项有罗凤英主持的“心理适调视角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等14项。

    2003年,党校提出要围绕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重点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海城市精神培育等课题加强理论研究。2004年,党校制定《2005—2010年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规划》,提出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决定,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学科层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2005年起,党校打破市委党校与区县、大口党校之间的界限,实行上海市党校系统科研成果统一申报立项。同年获准立项64项,其中市委党校有赵勇主持的“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等32项。党校《2005—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五大战略建设,科研精品战略被列为第二大战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党校提出年度工作的重点是编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同年7月,党校印发《关于贯彻中央和市委关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精神的意见。

“十一五”社科规划】

    进入21世纪,党校要求围绕每次召开的中共党的代表大会、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和市委重要会议精神,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新问题,确定每年的科研工作重点。要求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要求,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创新和依法行政等方面重大课题。2006年获准立项67项,其中市委党校有徐根兴的“区域创新能力与长三角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20项;2007年获准立项62项,其中市委党校有梅丽红主持的“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研究”等19项;2008年获准立项57项,其中市委党校有季学明的“上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等12项;2009年获准立项76项,其中市委党校有王志平的“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与策略研究”等22项;2010年获准立项66项,其中市委党校有陈胜云的“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规律研究”等8项。

    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宣传。2006年,党校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研究,着重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的关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与实践意义。

    服务决策、服务上海发展战略。2007年,党校提出要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思想和政策措施,从总体上部署力量,努力形成若干个重大课题,集中全校资源,适时在重要报刊发表相应的有质量的研究成果。2008年,党校提出科研工作特别要注意对上海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课题研究等。

2009年7月,党校印发《科研领域聚焦实施规划》,确定的目标是:通过加强科研组织力度,确立各教研部门阶段性的科研重点和科研特色。科研领域聚焦既要尊重学科研究规律,又要体现党校科研特色,要在合理配置科研资源的基础上推进科研合作研究,在教研咨一体化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党校科研的“四个服务”,努力推出反映党校科研特色的精品成果。同时,通过科研聚焦领域这个载体,努力加强党校科研团队建设和培养科研领军人才。通过对学科方向、科研队伍的整合,确定9个具有党校特点和上海地域特色的科研聚焦领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哲学教研部)、国际化视野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与策略研究(经济学教研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上海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党史党建教研部)、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研究(党史党建教研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与上海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公共管理教研部)、上海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公共管理教研部)、城市社区研究(社会学教研部)、领导人才潜能开发研究(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要求确定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组成研究团队,用3年至5年时间出高端精品研究成果。

四、政府研究部门社科规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后,上海市政府的有关业务部门,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转移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紧密结合本部门工作的研究机构,配备了适当的研究人员,围绕上海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执行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分析意见和政策建议,为领导决策和战略咨询服务。“七五”期间,上海市政府有关业务部门建立各种研究机构共19个,研究人员601名。其中以经济,尤其是部门经济的研究机构为多数,占57.8%,以教育科学、艺术的研究机构为其次,占26.8%:还有国际问题等研究机构占15.4%。这些机构研究方向明确,课题规划具体,与当时生气勃勃的四化建设实践唇齿相依,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为振兴上海经济、文化、教育和加强国际交往,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成为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后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少政府部门都附设了研究机构,除了市委研究室和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之外,其他委办局也下设不少研究机构,如人社局下设“上海公共人力资源研究所”、上海商委下设“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法制办下设“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发改委下设“上海综合经济研究所”、体改办下设“上海体改研究所”、方志办下设“当代上海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

    以上这些研究机构,虽然没有明确的科研规划,但是其学术研究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密切呼应,是落实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脚踏实地,面向现实,注重应用研究,以生动具体的现实课题,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四化”建设服务。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研究方向明确、具体。政府有关业务部门的研究机构,是新形势的产物,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因而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研究方向。如上海经济研究中心,其研究方向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经济决策的需要,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有全面性、战略性、综合性、长远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报告,对市委、市政府交议的问题,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建议,对国内外的重要经济研究动态,进行收集、整理和综述。又如上海市计划经济研究所,其研究方向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围绕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理论和上海的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建议,为编制上海市的经济中长期和年度计划服务。

    研究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政府有关业务部门的研究机构,是直接为所属的部门工作服务的,具有求实和务实的特点,因而研究的课题大多密切联系实际,以解决当前现实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如上海市财政科学研究所,其研究内容是:(1)围绕财政税收中心工作,进行政策理论研究,探求生财、聚财、用财之道,(2)研究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改革税收,探讨完善利改税的办法;(3)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为完成上海市的财税任务服务。又如上海市统计科学应用研究所,着重于统计科学的应用研究,探索在统计系统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定性研究的道路。其研究课题有:(1)经济数学模型,(2)如何完善统计指标体系,(3)电子计算机在统计系统的应用等。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关业务部门的研究机构,多数属上海市政府机关编制,为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及社会发展战略需要服务,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不仅表现在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上海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如《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上海计划体制改革问题》。《上海的技术进步问题》、《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上海市开放与发展问题》、《上海城市的土地问题及其对策》、《上海新兴工业的投资问题》。《关于建立上海金融中心的问题》。《关于利用外资改造上海的基础设施问题》等;还表现在研究活动的网络型和多边性。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学者、专家云集,学术团体林立,为组织网络型和多边性的研究提供了条件。主要研究议题包括,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关于利用国外商贷进行技术引进问题、关于上海的土地出租问题、关于利用外资改造城市的基础设施问题、关于新兴工业的投资问题、关于建立上海金融中心的问题、关于建立高等学校评估制度问题等,有力地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战略的新定位。

五、军事院校

    军事院校是上海市理论界“五路大军”之一,也是上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1978年至2010年间,驻地在上海市的军事院校主要有空军政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武警上海指挥学院(武警上海政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等。这一时期,它们均逐步制定了相对健全规范的社科规划,有力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军事学研究的发展。由于保密等原因,这里不作具体介绍,其相关内容及成果,可参见本志相关篇章。

第二章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自有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以来,就备受重视。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1983年8月,由王元化、洪泽、舒文、马一行和罗竹风五人组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1984年1月,上海市委和市政府批准该小组为常设机构,下设规划小组办公室。开始对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1992年9月,经市编办批准,正式确立市设了规划办公室为正处级单位,与理论处合署办公,从组织上、人员上和经费上为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自“八五”开始,形成三级管理机构,规划办是全市的社科发展协调机构,各单位科研处是本单位科研管理机构,各系所是基层落实科研任务的机构。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涉及诸多方面,择其要者大致包括课题管理、经费管理和队伍管理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节  课题管理

     在市社科“六五”规划实施之初,我市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条例,从科研的指导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贯彻执行,到项目的确定、课题的实施、经费的使用、成果的鉴定、学术活动开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七五和八五规划时,根据全国规划办和兄弟规划办经验,多次对管理条件进行充实,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重点)课题管理文件。明确了实行课题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责任制,形成三级管理机制。对课题指南的确定、申报、评审、立项、中期管理、结项、以及后期评奖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

一、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发布机构的目的,市规划办课题,作为全学科指南,包括系列课题指南、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委托课题、联合申报课题等,均有比较明确的课题指南。“八五”规划首次发布了课题指南。

【指导思想】

一般而言,指导思想对应当年的市“五年”发展规划(计划)。

社科规划的指导思想在199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管理条例》中开始有非常明晰的表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和支持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指南有三个部分,一是政治要求、二是研究方针、三是工作目标。

“十五”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01年出台了新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上述三个部分被表述为,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勇于理论创新,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200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新指南,对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研究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研究方针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工作目标上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上述指导思想的变化,主要在政治要求上与时俱进,在研究方针上坚持“两为”和“双百”,在工作目标上进一步贴近社会需求和决策需求。

在具体的课题发布上,指导思想会进一步有针对性,特别是与相关的“五年规划”相呼应。如一般课题会强调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注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长三角联合申报课题会强调当年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关注点。

教育科学研究指南中的指导思想,与市规划办课题类似,注重政治要求、注重研究方针,注重工作目标。2010年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推进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总结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问题,特别关注当前教育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同时通过发挥教育科研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作用,促进本市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市科委发布的软科学课题而言,其指南中的指导思想相对简单,如1998指南规定,紧紧围绕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选择课题,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研究。到2009年,政治要求仍然被写进了指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组织有关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考与支撑,为编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做准备。

市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决策的咨询课题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研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切实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课题选题】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分重大课题、系列课题、专题研究课题、三省市联合发布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六类。《课题指南》重点指导系列课题、专题研究课题和三省市联合发布课题申报,同时也指导重大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的申报。申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课题设计、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重点攻关课题、研究指南项目等。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决策咨询项目、市级项目,各类项目要求不尽相同,以“十一五”为例,又分为德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等。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包括重点课题(公开招标课题)、热点课题、专项课题、定向课题和购买研究成果等,对每一项课题都有相关的规定。

市科委软科学课题指南设研究目录或者专题,并且对每个专题有较为详细的要求。

二、课题申报

    在六五和七五期间,课题申报主要从自己的研究兴趣出发自行申报,以至分散了研究的主攻目标等。后来,规划办在七五规划中首次留出30多项,根据市委市府的工作需要,实行课题招标。七五之后,招标制成为课题申报的主要形式。

【申报资格】

1992年条例规定,申报重点课题需要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一个人不得申报两个,未完成七五课题的,不能申报。要求申报者研究方向明确,有一定的前期积累,单位审核集中上报、规定了结项形式为研究报告和专著;在课题评审方面,规定规划办初审、学科组评议、评议成员申报需回避,集体公关;在课题管理方面,规定负责人负责制和承担单位责任制,不得随便调整研究方向。对擅自更改的需要退回经费,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请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如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需要申报并批准。如果与外国研究机构合作和个人合作,应将合作的详细计划报所在单位同意,并报有关部门和市社科规划小组批准。每年12月份,需向市社科规划小组办公室提出研究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的书面报告。作为下一年拨款依据。逾期不报的,暂缓拨款。

200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了申报时间:系列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每年自《课题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申报,期限为一个月。系列课题以《课题指南》设定条目申报;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自行设计选题按学科申报;重大课题则采用随时申报。

申报资质: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者必须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是在上海市工作或者居住的社科研究者。同时,不同类别课题的申报者还要符合相应条件:

重大课题申报者,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至少承担过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已较好完成;必须至少获得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或同等水平的奖项;必须提交能反映整个课题研究水平,相对完整的部分前期研究成果。系列课题、一般课题申报者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如未达到上述要求,须有两名同一学科、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书面推荐。青年课题申报者必须是35周岁以下,还未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社科研究者。

申报者在多人参加的课题中即为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必须是课题实施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以单位名义而无具体承担人的申报不予受理。

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者当年只能申报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社科规划课题未结项者不得申报。

【成果形式】

申报课题的成果形式为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应用性研究课题时限一般为1年,基础性研究课题一般为2至3年。以教科书、工具书、资料书、年鉴、编著、译著等为成果形式的申报课题一般不予受理。

市科委1996年通过公开招标的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项目,按照研究目标的设定,设立A、B、C等研究课题,使各研究项目在最终能形成两种甚至数种不同比较方案,甚至反证方案。这一模式的成功,进一步提高了决策咨询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招标时候,也设立AB方案,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对相同的研究项目设立ABC或者AB或者仅确定一名课题负责人,依发布课题不同形成三种不同的成果形式。

【申报程序】

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采取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者通过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信息网站下载相关课题类别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并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申请书》的要求认真填写,按规定时间将申报材料送所在单位或指定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申报者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须对《课题申请书》、申报者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承诺提供研究条件、承担课题管理任务及信誉保证,并根据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在认真核查基础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按时申报。

三、课题评审

“八五”期间对课题评审首次设立了严格规定,以保证立项额度落实到重大项目上。规定的评审环节是,规划办初审、学科组评议、集体攻关。“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明确评审专家的来源。评审专家从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专家库和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专家库中随机遴选。评审专家应符合下列条件: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立场坚定、正确;2、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4、思想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组织评审一般有两种方式,会议评审和通讯评审。上海哲社办课题在80年代是各单位自主申报选题、会议评审,形成“六五”或“七五”规划课题。到“九五”之后,先发布课题指南,然后各单位和研究人员根据指南申报,实行会议评审。以后随着通讯手段提高,开始实行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相结合,通讯评审作为初评,会议评审作为最终评审。通讯评审主要以打分为主,会议评审主要以投票为主,一般以应到三分之二出席有效,三分之二同意为通过。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市科委软科学课题均有面试环节。

所有的课题评审均有回避规定,均有报批手续。

四、课题立项

市规划办、市教委、市科委、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委党校等均根据招标和评审的结果予以立项,通知申请人,并将科研经费打入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账户。如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对会议评审和通讯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复核,呈报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审批采用会议投票或通讯投票方式,两种方式均需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成员同意方能立项。特别委托课题经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负责人审定、批准,单独立项。

市社科规划课题批准立项后,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下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通知书》(以下简称《立项通知书》),同时进行网上公布。立项时间从《立项通知书》发出之日算起。

市规划办项目课题立项后,实行三级管理,包括市规划办、单位、院系(二级机构),党校、科委等也采用三级管理体制。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实行两级管理,即市教委与项目承担人所属的区县、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归口单位共同管理。

2009年,科委进一步完善软科学课题管理。(1)完善立项管理。重点作了两个方面的改进和完善:一是按照“聚焦的更聚焦、发散的更发散”的思路.探索实施“重点项目——命题作文”和“引导项目——自选题目”分类资助模式。二是强化项目指南论证,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研讨,凝练确定招标指南,努力做到题目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成果更加可期。

市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先由专家打分,确立2-3名候选项目,再组织专家会议进行评审,最终确定立项。

五、课题中期检查

“八五”以来,市社科规划办着重抓了分级管理,依章办事,跟踪检查、规范鉴定四个环节。课题中期检查是课题管理的重要环节。中期检查是市规划办深入一个一个科研单位,检查一项一项课题进展情况。其他单位的中期检查一般也是通过各种形式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见面,了解工作进度、询问存在的困难以及提出解决的建议等。有些课题规定,未通过中期检查者予以撤项。

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后,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要求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对市社科规划课题实施日常管理,研究制定详细的研究提纲,把责任意识贯穿于研究和实施的全过程。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工作是否按申请书预定计划进行,2、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规定负责和参加研究工作,3、已有的研究成果是否坚持当年规定的指导思想,4、将诶使用是否符合课题规定,5、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行为。

为了便于各课题组之间相互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八五”期间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还创办了《上海社科规划通讯》,及时刊载各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介绍,交流课题研究的经验和体会,沟通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与各单位科研处和课题组之间的联系,并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2006年上海社科课题管理办法规定,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每年下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表》(以下简称《中期检查表》),适用于重大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课题承担者须认真填写课题中期检查表,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在规定时间内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检查、备案。中期评审主要采取打分方式,以江浙沪的专家为主。

市科委重视过程管理。根据课题组研究进展情况,多形式、多途径地加强与课题组的交流互动,促进研究工作高质量进行。一方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依托“软科学项目过程管理平台”,引导和促进课题组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研究工作任务。并及时就课题组研究成果质量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作用。邀请一批立项评审专家,对在研课题进行辅导支持,特别是对应用导向性明确的项目,及时指导明晰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对所有重大项目进行中期检查,了解其研究方向和进度。对中期检查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实行中止。

六、课题结项(含撤项)

为科学评估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所有的课题发布单位都规定课题最终研究成果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结项。

【结项规定】

市规划办课题陈国鉴定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采用会议鉴定或通讯鉴定方式进行。重大课题采用会议鉴定,委托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派员参加;系列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采用通讯鉴定方式,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直接组织。系列课题侧重于专家鉴定意见。经鉴定合格,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印制专集,予以结项;鉴定不合格,即中止或撤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侧重于专家评分等级。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凡评定为合格以上的成果,视专家意见分为两种,同意结项或修改后再结项。最终成果通过鉴定,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负责办理结项,颁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证书》。

1992年规定,成果鉴定。提供材料,课题全部成果10套、科研成果登记表一式两份,科研经费结算表一式两份、总结报告一份(包括执行情况,成果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课题开展的各类学术活动)。鉴定通过后,发结项证书。市规划办对成果有优先使用权,鉴定合格的成果,应该显著位置标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字样。对优秀成果进行评奖。2001年规定可结合课题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等。

2006年规定,不同课题有不同的评审方式。课题负责人应及时进行总结,并通过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向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提出结题申请报告,并报送一份成果的全套资料。报告应包括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成果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课题开展的各类学术活动等。

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07年文件规定,承担人应及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并向市教委提出成果鉴定申请报告。鉴定由项目承担人所属单位主持,事先应将鉴定专家名单报市教委备案。鉴定主要采取专家会议鉴定或专家通讯鉴定方式进行。市级重点项目的鉴定一般采取专家会议鉴定的方式;市级项目可采取专家会议鉴定的方式,也可采取专家通讯鉴定方式。项目组成人员不得参加鉴定小组,项目承担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参加鉴定小组的人数不得超过参加鉴定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并不得担任鉴定组的负责人。

市科委软科学课题的重大招标课题结项,由上海市科委选择专家实行“背靠背”评审。各评审专家在各自独立评阅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研究课题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并根据课题研究质量和水平进行打分,确定等级。对于未达到预期目标的研究不予通过。

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规定课题明确了每项课题有联络人和成果转化的规定。课题承担人必须严格按规定期限完成研究任务。课题承接人在研究中期须提交中间研究成果或最新观点材料,期末须提交课题研究报告及成果摘要。“中心”将参照重点课题管理流程,针对热点课题特点加强课题综合管理,并为每项课题安排联络人加强日常联络工作。

【免于鉴定】

各类课题都规定可免于鉴定的条件。

市规划办课题规定:凡是1、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完整采纳吸收的;2、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而质量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可的。可免于鉴定。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市科委软科学课题、市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课题等,规定大致类似。如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可免于鉴定。

【撤项】

各类课题均有类似的规定,主要包括不再拨款和追回拨款,在若干年内不能申报相关的课题。

市社科规划规定,凡鉴定评定为不合格的,视专家意见也分为两种,一是根据专家鉴定意见,1年内作出修改,重新鉴定,再次鉴定仍不合格,予以撤项;二是直接予以撤项。

市规划办规定课题的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擅自更改研究内容和计划;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无故不提交《中期检查表》;同意延期后仍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严重违反财务制度等,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将视实际情况中止或撤消该课题。市发展研究中心规定因课题研究不符合《重点课题指南》或委托立项要求而必须撤项的,或有严重政治问题、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严重违反财务制度等其他须撤项情形。

市规划办规定,课题凡被中止和撤项的,均不再拨付课题资助经费。被撤项的课题,还须追回已拨付的剩余经费,课题承担者在3年内不得申报市社科规划课题。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如非正常终止项目,其项目承担者自项目终止日起5年内不准再申报新的市级教育科研项目。市发展研究中心规定,被撤项的课题,撤销全部经费资助。

七、课题成果发表、出版和转化

    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从规划办到相关单位,对评奖、使用权、发表、出版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规定,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对成果有优先使用权。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未经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同意,不得在互联网上发表。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应采取各种措施对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经鉴定与审核合格的课题最终成果,在公开发表及内部使用时,均应在显著位置标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某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字样。

    2006年市哲社办规定,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必须经鉴定结项后,才能出版;未鉴定而先出版,则中止该课题。最终成果为多卷本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如需出版部分成果,须向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提交出版申请。

2006年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规定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学术意义的最终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时摘编各类专报,报送有关领导;同时,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还将不定期举办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发布会,推动优秀成果向现实应用的转化。课题承担者和所在单位,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市社科规划课题的宣传、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其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鼓励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积极申报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评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及其它奖项。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所指各类课题研究成果,均由“中心”统一转化。通过《专家反映》等途径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成果定期由“中心”汇编成册,提供有关领导和部门。经“中心”同意,课题承接单位和个人一年内不得将成果提供给有关方面公开发表或内部刊用;一年后需要正式出版、发表或向有关领导、决策部门报送时,应在醒目位置标明“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研究成果”字样。

    1997年,市科委规定软科学课题的成果管理:实施软科学项目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除另有约定外,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上海市科委和成果完成单位,上海市科委有研究成果的优先使用权。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和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在发表与该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专著等)时,需标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的字样。

八、五路大军的课题管理

     “八五”以来,鉴于市有关部门对课题管理越来越规范,五路大军也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本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进一步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消除“重立项,轻结项”的不良倾向,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了项目过程管理无抓手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项目的结项率和优良率。

    华东师范大学为了深入落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全面提高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专门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原创优秀成果奖”,“原创奖”是一个以学术质量为导向、以程序公开为特征、以学术创新为目的的奖项,旨在探索建立了一套通过评价机制创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新机制。经过六年多的酝酿和筹划,首届“原创奖”于2008年12月揭晓。这一举措,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而且得到了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和教育部、上海市等上级部门的肯定。

    上海财经大学于1993年初推出了《上海财经大学预研究管理办法》,围绕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问题开展预研究,通过预研究,提升国家级课题理想率。预研究办法后来被很多高校采用。为了建立课题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课题按时完成率,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该校在对课题类成果认定和奖励上率先提出并实施奖励后延机制,对课题成果的奖励和工作量认定都以项目通过结项为认定依据,该校课题按时结项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该校做法也被全国社科规划办肯定,并在一些高校推广。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7年1月推出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管理手册》(试用),除修订原有的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外,还新增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咨询小组职责”、“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般项目管理办法”等条例,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

    市委党校规定,国家级、省(市)部级和各有关方面的课题,按相关的课题结项规定实施。为提高立项完成率、结项率,把好政治导向关,提高课题成果质量,2008年5月学党校印发《上海市党校系统立项课题结题管理办法》,规定上海市党校系统立项课题结项的成果形式和数量以《课题协议书》为准;公开发表论文,指有公开刊号的刊物、报纸(理论版)和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中的论文;作为课题成果发表的论文,主题应与立项选题的内容一致;立项课题的结项成果,必须是该年度课题立项指南发布后发表的成果。立项课题结项成果为书稿的,由科研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不通过”的,即中止课题,不再核拨经费,同时课题主持人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上海市党校系统课题。

    “八五”期间,上海社科院改革了课题管理办法,取消了所分摊课题,采用了招标、管理、评审一条龙系列保障措施。课题立项需通过竞争招标获得,课题研究需有严格管理予以保证,课题完成需采用“黑箱”方式进行鉴定;通过竞争招标,共立项《国有亏损企业破产、倒闭与产权流动研究》、《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上海通史》等17项重大课题,这些课题或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课题,或是有重大学术价值、带有超前性研究的基础理论课题。由于“八五”期间由于承担课题较多,上海社科院加强对已有课题的检查督促。特别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上海市重大项目评审。加强对课题申报、立项、检查、评审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要求根据课题研究合同,确保课题完成和评审鉴定日期,不得无故延期。

第二节  经费管理

    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相辅相成。经费投入是重要导向,反映了发布机构或委托机构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为管理好经费,各有关方面都制定了相当完备的经费管理制度。经费管理是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经费类型的管理,如纵向和横向课题,经费管理方式是不同的;经费使用的管理,对于相关研究课题而发生的支出,越来越完善,越来约方便检查。课题劳务费的管理,规定课题组什么角色可以领取劳务费等。

一、经费投入

    就经费总额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家到市以及单位配套经费,很难得出一个相对精确的数字。目前就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的历年《全国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可以大致看出高校系统总体的经费使用情况。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

(单位:万元)

年份

 

科研事业收入/拨入

科研事业支出

1991

17所高校

273.7

368.1

4所市属高校

50.5

44.3

1998

30所高校

2630.2

1869.93

9所市属高校

337.53

277.01

2000

26所高校

6321.27

4473.83

16所市属高校

778.51

646.53

2005

上海高校

27000

21300

市属高校

8800

6840

2010

上海高校

66000

58000

市属高校

24000

21500

资料来源: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的历年《全国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

 

    从上表看出,教育系统关于科研的投入猪年增加,从200多万元增加大陆6.6亿元。随着经费的增加,用途也增多。到2005年之后,《全国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有关科研经费的收入和分类有更为详细,可以看出经费来源和使用用途。如2005年科研事业费拨入2.7亿元,分为事业费、基建费、各类课题经费,其中国家级规划项目为680万元,中央其他部门专项545万元,市级社科项目经费3000万元。支出经费为,2.13亿元,其中用于科研人员费6800万元,业务费8120万元。市属高等学校科研事业费,拨入为8800万元,其中国家级规划项目经费197万元,中央其他部门专项136万元,市级社科项目经费1600万元。支出经费合计为6840万元,其中科研人员费为2854万元,业务费为2069万元。2010年科研事业费含科研活动经费、各类课题经费拨入6.6亿元,其中教育部科研经费为8433万元,中央其他部门科研经费7422万元,市级社科项目经费8571万元。支出经费为,5.8亿元,其中用于科研人员费9810万元,业务费3.4亿元。市属高等学校科研事业费,拨入为2.4亿元,其中教育部科研经费为748万元,中央其他部门专项2443万元,市级社科项目经费5927万元。支出经费合计为2.15亿元,其中科研人员费为3853万元,业务费为1.15亿元。与高校相比,其他机构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上述数字体现了上海大致的科研规划的投入费用情况。

    科研课题经费获得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经费管理。经费管理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在最初的“六五”规划期间,经费比较少,直接拨付到课题承担单位。随着立项课题增加,经费总额越来越大,审计要求严格等,经费管理的规定也越来越详细。经费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专款专用,主要涉及竞争性课题经费管理、专项课题的经费管理以及横向课题的经费管理。

二、市级和系统课题经费管理

 竞争性课题是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全市科研人员发布并通过专家评审的课题。其经费是由市规划办按照申请书,直接拨付给相关课题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各单位竞争性课题由于管理方式相同,对经费使用的规定也大同小异。

【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经费管理】

    1983年11月规划小组就本市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工作向市委和市政府写了专题报告。1984年1月,市委、市府批复并转发全市,肯定这次规划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并从市财政经费中拨款50万元,作为市重点项目实施的经费。这是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一笔费用。“八五”期间,在市财政局的支持下,上海社科规划研究经费从“七五”的130万增加到250 万,将近翻了一番。在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八五”期间社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1994年2月,市委宣传部同时设立了由市外经贸委所属单位出资300万元的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金和由市证券交易所出资500万元的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述基金主要用于奖励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同时资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运用这些基金,1995年上海确立了52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从1990年起,市委宣传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基金,每年拨出专款200万元,用以扶持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的出版,旨在鼓励和支持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社科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以后随着立项课题越来越多,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大。如2002年7月18日,经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投票通过立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2年重点课题18项,一般课题(含自选课题)73项,合计经费267.9万元。“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投入。要继续加大对本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保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经费在“十一五”时期每年有所增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繁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市哲社办的课题不论是重点课题、系列课题、一般课题还是青年课题甚至委托课题,其经费管理,主要分为审批程序、拨付方式和其他规定等。

    在审批程序方面,“八五”期间的规定是,课题负责人提出经费预算,按批准经费编制预算。经费在2万元(含)以下的由规划办公室主任审批,在2-5万(含)的由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审批,5万以上的由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集体审批。资助经费拨至负责人所在单位,由该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代管并负责监督。课题结束后要编制决算。各单位提取5%作为管理费。总额不得超过1000元。2006年之后规定每项课题提取的管理费最多不得超过2000元。

在拨付方式方面,“八五”规定中长期课题经费一般分三次拨款,前期立项后拨款课题总经费的40%,中期提交中间研究成果后拨款课题总经费的30%,后期课题评审通过结项后拨款课题总经费的30%。年度课题和青年课题经费一般分两次拨款,前期立项后拨款课题总经费的50%;后期课题评审通过结项后拨款课题总经费的50%。特别委托课题视实际情况下拨经费。这个规定也被沿用到2006年的课题管理办法中。

    其他规定包括,“八五”期间规定,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围:资料收集费用,国内调研差旅费,必要的文具纸张、小型会议费,临时聘用人员的补助以及必要的专家咨询费。对于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撤项的课题将立即中止经费资助,并追回已拨出部分的余款,其中因严重违反财务制度而被撤销的项目,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应负责追回并偿还全部不合理开支。“八五”期间课题经费超支不补,结余部分可以50%奖励单位,50%奖励个人。结余部分可以用于其他课题研究。

   “十一·五”期间,市规划办对课题经费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课题资助经费,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根据当年经费状况和研究需求确定。经审定的资助经费的拨付,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审批。年终,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将经费开支情况报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

    对于课题承担者经费使用办法,规定是,课题申报者接到《立项通知书》后,填写回执,在一个星期内寄回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将课题经费划拨到课题承担者所在单位的银行帐户,由所在单位统一管理。课题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三次拨款,专项使用,超支不补。三次按照40%、30%、30%拨付。

   对课题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资料费、调研差旅费、小型会议费、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使用费、咨询费、印刷费、管理费。不包含成果鉴定费(包括鉴定专家劳务费、鉴定材料邮寄费等)。

课题完成后如实编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审批书》(以下简称《结项审批书》)中的经费决算表,接受核查。其资助经费结余可用于课题研究成果出版补助,也可由课题承担者继续用于其它课题的研究工作。严重违反财务制度,将予以撤项。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终止经费资助、追回已拨付经费的剩余部分,所在单位还须负责追回全部不合理开支。 

【系统课题的经费管理】

    其他课题的经费管理均是依据国家和上海市财政局有关规定制定,与市哲社办的规定基本类似。

    1997年,上海市科委为了更好地规范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和公开项目管理程序,编制、发布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软科学项目管理手册》。经费管理:软科学项目研究经费的拨付采用与节点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批下达的方式划拨。《课题合同》签订生效后的30个工作日内,上海市科委下拨项目总经费的40%作为项目研究的启动经费。项目通过中期节点检查后,下拨项目总经费的30%作为第二笔研究经费。项目结题后,再下拨剩余经费。

    2007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项目经费按相关财务制度专款专用,并依据“一次核定,分期到位,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各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

    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设备费、资料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间接费用是指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所发生的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相关的费用,项目承担单位应结合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项目结束之后应进行结题结账。项目办理结项手续后,应于预留经费到帐后6个月内办完结账手续,最长不超过1年。

    上海市软科学课题研究经费采用分批下达的方式拨付。《课题合同》生效后,市财政下拨项目总经费的70%。软科学课题通过验收后,市财政再下拨剩余的30%的经费。课题责任人应按批准的经费预算使用经费。

三、单位专项课题经费管理

    随着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费管理方式也越来越规范,人员经费、项目经费、公用经费被彻底分开。因此,各单位的专项经费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包括用财政预算经费设立的出版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对上级竞争性课题的配套经费等。

【财政专项经费管理】

    研究经费和出版资助。“八五”期间,上海不少部门和单位都先后建立起一批社科发展研究基金,如上海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了1000万元发展研究基金,上海不少科研单位也推出了一系列出版基金。如华东师大从1991年起设立了每年投入10万元的中青年出版基金,后扩大到年投入70万元。还如复旦大学出版社设立的出版基金、上海社科院设立的“黄逸峰科研出版基金”等都将各级各类社科规划研究成果作为出版资助的主要对象,实行倾斜政策,每年提供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经费,扶持优秀学术著作出版。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社联、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各高校已先后建立起数十个本金在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社科发展基金。

    市委党校的经费使用管理。1987年3月,党校印发《科研经费分配使用试行办法》,规定经费分配和使用与科研规划挂钩,与科研课题挂钩,与科研成果挂钩。有奖有罚,保证重点,不搞平均主义。该校科研经费分为校级规划课题经费、该校科研活动经费、教研室科研活动经费、奖励经费四部分。四部分经费都必须按规定办法,分层管理,有关部门和领导分别审批使用。

    1995年1月制定重点科研课题委托研究实施办法,规定委托研究课题范围为:校级重点课题;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紧急研究课题;其他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课题。规定委托研究甲方(科研处)的权利与义务是:提出被委托课题的项目内容、目的要求,确定委托对象,经批准后实施委托;提供研究经费;检查督促被委托课题的开展;帮助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合理意见与要求;对成果组织评估与鉴定;对成果作出必要的推荐。乙方(被委托研究的课题主持人)的权利与义务:无正当理由应接受委托并积极按委托课题的内容、目标要求组织实施;享受与使用课题研究经费;定期向甲方汇报研究工作进展,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完成后,及时向甲方提交研究成果并接受鉴定;若要中止课题研究,需说明具体理由,经委托部门认可并报请该校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中止,并归还课题研究的积余经费。

    2001年6月,党校印发《校级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校级课题经费包括:(1)校级科研规划课题;(2)上海市党校系统科研规划课题;(3)由校科研经费全额资助的其他研究课题;(4)国家课题和市、部级课题中由该校配套补贴的部分。2005年12月,该校印发《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内容包含课题经费使用范围、课题经费的核定与拨付、课题经费的管理与监督、附则四个部分。规定课题负责人按预算及使用范围和标准自主支配使用课题经费,课题经费可跨年度累计使用,科研处和财务处要对课题经费开支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

    为了鼓励教研人员潜心撰写与公开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著作,该校每年拨出专款设立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基金。1998年1月,该校印发《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实施办法》。此办法包括资助对象、资助条件、资助等级与额度、实施程序、附则5个部分。办法规定的资助等级与金额为:全额资助,以3万元为最高限度;部分资助,以2万元为最高限度。该校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出版资助资金,其中三分之一用于全额资助,三分之二用于部分资助。2005年12月,该校印发《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实施条例》,由对象、条件、机构、方式、申请、评审、出版、附则等8个部分组成。资助对象扩大到上海市党校系统的教研人员,含退休后应聘继续承担该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人员。规定出版前的资助,设全额资助和部分资助。全额资助以3万元为最高限度;部分资助以2万元为最高限度。出版后的资助,最高限额为2万元。资助申请在每年5月、10月各受理1次。1998—2009年,申请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书稿共71部,其中市委党校58部,上海市党校系统13部。

【竞争性配套课题经费管理】

    国家级、市级课题经费配套资助。为推动教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级、市级课题,弥补科研经费不足,为完成课题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各单位均提供了相应的财政专项经费配套。有的按照国家社科基金1:1配套,有的按照1:0.5配套。如党校2001年6月印发《国家级、市级立项课题经费配套资助暂行办法》,规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配套资助额为该项目经费的100%,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与调研项目经费配套资助额为该项目经费的50%。2005年12月,党校对上述办法修改后印发《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国家级、市级课题经费配套资助办法》,并补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社会科学课题按同样额度给予配套资金。这些资金的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研经费不足问题,但是对于经费使用的范围和原则,各单位的规定并不相同。

四、横向课题经费管理

    横向课题是指非竞争性获取的课题或者非本单位财政预算的课题。这些课题经费主要是由于本单位或者个人长期的学术影响力,通过邀标或者委托方式获得的课题。这类课题经费使用较为灵活,一般的单位提取10%-20%左右的管理费,其余皆为课题组负责人支配,并向委托单位提交结项报告。有时候这类课题也称为决策咨询类课题。

横向课题经费直接进本单位财政账户,经费性质仍然属于公款,需遵守委托方和本单位经费使用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第三节 队伍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发展迅速,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传统的学科之外,高校还新建了社会学、人口学、古籍整理研究、电影文学、美学和高等教育等一批新的研究机构,成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增力量。

一、人文社科研究人员情况

    1984年底,各高等院校拥有包括外语、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内的文科教师、社会科学工作者7000多人,其中教授161人,副教授417人,讲师3000多人。“八五”期间,上海高校现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人员10899人,其中教授675人,副教授2097人,约占总人数的25%。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151人,约占总人数的20%,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尤其是一些年纪轻、学历高、有潜力的中青年脱颖而出。承担各级、各类课题共1199项。仅1995年,就出版著作809部,其中专著435部,发表论文5697篇。共有162项成果获奖,其中25项获国家级奖,107项获省部级奖,30项获地市级奖。还有206项应用研究成果提交有关部门参考,有31项成果通过鉴定。

    以理论界五路大军为主的研究队伍,到90年代初已形成1.4万余人规模。在社科人才培养中,上海特别注重对“高学历、高职称、低年龄”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培养。通过举办学习研讨班、社会实践活动、基层挂职锻炼、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完成集体和个人课题等形式,为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上海还注重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有的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重要成绩,有的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高校人文社科人员情况

单位:人

年份

 

社科活动人员

 

 

高级职称

1991

22所高校

8439

2076

市属高校

2133

429

1998

30所高校

12087

3649

9所市属高校

3698

924  

2000

26所高校

12162

 3964

16所市属高校

5543

1448  

2005

30所上海高校

14852

5656

21所市属高校

8196

2450  

2010

30所上海高校

17895

7274

21所市属高校

10356

3560

资料来源: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的历年《全国高等学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

    1991年上海市22所高校从事社科研究人力情况,社科活动人员有8439人,其中高级职称2076人,研究与发展人员4861人,其中高级职称1444人,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合计2417人,其中高级职称806人。上海市属高校从事社科研究人力情况,社科活动人员有2133人,其中高级职称429人,研究与发展人员948人,其中高级职称314人,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合计407人,其中高级职称149人。1998年,上海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合计为12087人,其中教授为863人,副教授为2786人。上海9所市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合计为3698人,其中教授149人,副教授775人。2000年,上海市高等学校共有26所,人员合计为12162人,其中教授为1030人,副教授为2934人。16所市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合计为5543人,其中教授276人、副教授1172人。2005年,上海市高等学校共有30所,人员合计14852人,其中教授为1878人,副教授为3778人。21所市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合计8196人,其中教授为782人,副教授为1668人。2010年,上海市高等学校共有30所,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 17895人,其中教授为2547人,副教授为4727人。市属高校21所,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10356人,其中教授为1149人,副教授为2411人。

    1987-1989年,软科学机构由1987年的151家发展到172家;人员由3489人发展到4955人,约占全国的15%;研究课题,1986-1987年为559项,1989年为931项,平均每年完成国家部委、省市、区县委托的软科学课题480余个,约占全国的8%;研究经费,据统计和测算,全市各方面对软科学研究经费投人,平均每年已超过400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全社会的投入量相当于市科委对软科学研究的投入量的3倍。

二、职称评聘

   职称评聘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里职称评聘不仅包括笨的那位内部职称的晋升,也包括为了引进人才,在职称上给予的特殊政策。

80年代根据增资额聘任】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多年没有职称评定,全国各地都在试点职称评定办法。1987年,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上海社科院院长张仲礼提议,专业职称评定要经常化、制度化。这份议案成为当年全国人代会的“一号议案”,并在几个月后,即由有关部门加以落实。在此之后,上海职称评审也开始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轨道,科研队伍建设自此多了一个核心的抓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制定上海市职称改革工作。在当时主要推行的是任职资格和聘任脱钩,即先评定任职资格,然后再根据增资额和岗位额度进行聘任。未能聘任的仅发给资格证书,由市人事局盖章,确认其已经具备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拥有资格的科研人员可以用于对外学术交流,俗称“名片(副)教授”。因为多年未评定职称,所以,在当时拿到职称资格证书的人有很多。

【从评聘分开到评聘结合】

1999年,为配合《上海市实施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的暂行办法》(沪人〔1999〕52号)的实施,上海市人事局出台《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实施细则》、《上海市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类分级管理实施意见》、《上海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审定实施细则》、《上海市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细则》、《上海市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施意见》和《上海市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指导意见》等六个配套文件,成为上海职称改革的里程碑,确定了28个职称系列并确定了管理单位。这些管理单位根据各自领域的特点,制定了相关的职称晋升标准。总体上来说,还是以准入条件为基础的资格制,拿到资格以后根据单位的岗位情况再予以聘任。

2000年之后,为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上海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聘任制试点,即职称评审根据岗位设置,因岗评审,按岗聘任。不聘则不评。部委高校及部分市属高校自己制定条件,根据岗位额度自主决定程序和聘任,部分高校在教委主导下实行联评。任职条件也逐步收紧,从90年代的数字数到2000年之后以论文、专著、课题、奖项等为主,对晋升不同的职称,规定了年龄和学历限制,如晋升副高级职称,某年之后出生的的需要具有博士学位,某年之后出生的需要具有硕士学位。在这方面,高校走在前列,如复旦大学等高校率先规定,没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不能申报正高。随后,市教委的文件做出了类似的规定。

对于只聘不评而言,上海社科院和上海农科院被指定为聘任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即对本单位职工实行聘任制,以聘代评,不聘不评。开始从资格制向岗位制转变,市人社局不再发放高级职称资格证书。但是,对外部在上海社科院和农科院评定职称的,市人社局仍然发放资格证书。形成了事实上双轨制。自2010年起,上海社科院的职称晋升条件开始实行内外分别,即对院内职称晋升条件和对外单位的条件不同。在学历条件上,根据市文件规定对外一般为本科毕业,上海社科院对内规定对45岁以下年轻人而言,副高需要硕士学历、正高需要博士学历条件。在学术条件上,市文件规定的论文篇数比上海社科院少和课题层级比上海社科院低。

2010年之后,随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上海推行全部岗位聘任制,实行资格制的科研机构,也推行缺额申报。即没有实施聘任制的单位,需要先确定岗位空缺才能进行申报。缺额申报意味着从资格管理转向岗位管理,也就是职称评定的学术门槛,并不能达到条件就可以得到聘任。而是通过岗位竞争方式,将最有研究能力的人提拔到岗位上来。职称评定的门槛也逐步提高,从80年代“算字数”,到90年代“算论文”,到2000年之后“算核心论文”,进而各个单位把专著、获奖、课题特别是国家和市级竞争性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刊为主的“一级核心刊物、常规核心期刊”等,作为晋升条件。总体而言,职称晋升难度在加大。

【聘任与考核】

五路大军的岗位考核早在80年代就有,包括制定各种各样的工作量,算“工分”发工资。在五路大军推行聘任制中,由于在2000年之后实行了聘任制,根据聘期进行合同管理,因此,考核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同的系统职称对标的对象不一样,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大学是从学科建设和科研规划两个角度,党校是干部教育和意识形态科研角度,政府系统主要从服务政府重大决策角度,社科院是从学科建设和决策咨询双轮驱动角度,来制定标准并考核,加强自己的人才队伍建设。

    19814月,上海财经大学根据教育部《关于实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开始制定教师工作量制度,把教师应当完成的工作量作为工作成绩项的内容进行考核。19887月,上海财经大学拟定《上海财经大学进行1987-1988学年度行政奖励工作办法》,对经考核成绩突出者给予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校先进工作者)、升级、升职和通令嘉奖等奖励。

    1991年,上海社科院制定科研人员考核办法,规定每年考核一次,根据实绩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类,配有奖罚条例。当年就有8人被确定为不称职。考核成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根据。

    1997年,上海财经大学将系、院和教学部门工作的综合评价有利于今后科学合理地增拨部门的教学经费和对部门负责人的使用与奖励。首次确定教师年度科研工作量是,教授和副教授150分,讲师100分,助教50分,专职科研的研究员副研究员400分,助理研究员300分、实习研究员150分。

【考核与流动】

    与岗位聘任相匹配的,岗位考核与岗位流动同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把岗位晋升和考核流动结合起来,通过聘期考核的方式,来推动科研和人员流动。对于考核突出科研人员,在岗位晋升上予以优先、并被推荐去申报国家和市级学术荣誉。

    如上海财经大学为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形成科研激励机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从1992年起,在全校实行科研工作量计算制度,根据人员类型和不同职称,规定每个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基础分,再按著作、论文、课题等不同成果类型划分,从而得出每人须完成的年度科研工作量。

    对于考核优秀的人员,则给予相应的奖励。如市委党校1980年7月设立学术奖励基金,每年评发1次学术奖,奖励在理论研究中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1997年2月,党校印发《教学科研基金实施条例(试行稿)》,规定该基金是教学科研专用基金,专用于教学科研的发展:(1)资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社会影响的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所需要的质量高、实用性强的重点学科教材的出版;(2)奖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研人员和在教学科研组织管理、刊物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3)开展重大教学科研活动必须付出的经费。上海财经大学对超值部分实行奖励,上不封顶,尤其对那些在国际权威杂志和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实行倾斜;差额部分自动计入下一年度,直至其完成科研工作量。以1995年为例,该校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5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32项。同时,还设立了“校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每年轮流评选一项,在“八五”期间全校共有近300人获得奖励。

    对于考核不能完成聘期工作量的科研人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在“十一五”期间试行转岗。包括转到非科研岗位、降低岗位等级,如从副高将为中级职称。对于转岗后仍不能完成岗位工作的,予以辞退。

三、评奖

 人才队伍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出台了多种措施,包括评奖、出版资助、评定人才称号等方式,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管理提出了新的手段。评奖名义上是对成果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人才的评价,在评价中完善理论人才队伍管理。截止2010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共举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六届上海市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奖、九届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者申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存在限额申报,一般每人最多申报两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个人最多申报一项、市决策咨询奖没有数量限制,但规定获得哲社奖的成果不再列入申报。为保证评审的科学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实行异地评审,先是实行江浙沪三地专家初审,然后送北京专家复审,最后是评委会评审,评奖领导小组终审。决策咨询成果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也采取了学科组或专家组评审的方式进行。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

设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为了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研究,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本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特设立的奖项,其宗旨是通过获奖的方式,把全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使用,通过获奖进行相应的政治引导。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凡本市作者在规定期间内公开出版、发表或播放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一般不含个人文集)、工具书、古籍整理、理论普及读物、图集、年鉴、论文、研究报告、音像制品等,除已经申报过本市其他市级奖励的成果外,均可申请评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和内部探讨奖。

获奖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在学术研究上要有创新,在学科建设上要有建树。尤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成果;突出我国,特别是上海改革开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有较大突破的研究成果,突出社会科学普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八五”期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1~1993.12)首次评奖,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次评奖统一于初审、复审、终审诸阶段的评审程序和要求,为今后评审奠定了基础和操作规范。“八五”末上海又率先在全国开展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评奖活动。1995年首次举行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和课题申报工作,有《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等61项成果获奖,52项课题立项并获得资助。这次成果评奖和课题评审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六届三次会议精神,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体现鲜明的指导思想。

    “八五”期间的评奖特别体现了扶持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精神,在立项的52顷课题中,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承担了30项。占总数的58%。在61项获奖成果中,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充分表明,上海已逐渐形成一支以中青年理论骨干为中坚力量的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队伍。 这个倾斜政策在历届评奖中都有体现。

    “九五”开始,2006年在“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中新增“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十五”期间设立学术贡献奖和社科新人奖。更是从队伍建设上完善评奖的方式和内容。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评奖工作,在放开申报配额、完善成果评价体系、成果评审方式等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更加符合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如2008年,开展了上海市第7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以优秀学术成果评奖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社科繁荣发展的重要成就。上海有54项成果获得上海市第7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2010年经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基金理事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审通过,58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330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3项为学术贡献奖,272项为著作、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15项,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40项。

【学术贡献奖】

2004年上海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首次设立学术贡献奖。评奖范围是1949年建国以来公开发表的成果,办法是由3名本学科正高职称的专家联名推荐的申报方式,由单独的评审通道评审。具体程序为:首先由各评奖归口单位限额初审推荐,市评奖办公室组织相应的学科评审组进行评审,邀请第一推荐人到会陈述推荐理由,然后组织以多学科专家构成的复审专家组对初审推荐成果进行复审,最后进入终审。这一奖项的设置拓展了评奖范围,对于进一步探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奖励,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术贡献奖评定的宗旨和要求是,重点奖励建国以来具有原创性、基础性和广泛影响,并且必须得到全市社会科学界公认的学术观点,以鼓励社科工作者强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研究;探索了异地评审方式,将初审通过的554项成果委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组织北京社科学者专家进行复审,这种评审方式有效地规范了评审程序,扼制了可能出现的学术腐败。

         上海市历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贡献奖

年份

届别

获奖者

2004年

第七届

蒋学模 张仲礼刘放桐

2006年

第八届

王元化 蔡尚思 王养冲

2008年

第九届

张薰华 雍文远 徐中玉  王运熙 钱谷融 贾植芳

2010年

第十届

裘锡圭 章培恒 袁恩桢

   学术贡献奖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楷模,对于青年学者成长和单位科研队伍建设,均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上海市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奖】

    1994年4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励规定》,首次采用以政府立法的形式颁布实施。这项市级大奖的创立,集中体现了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一贯尊重科学与民主,尊重知识与人才,对软科学研究工作者在为上海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决策咨询作用给予的充分肯定。上海决策咨询研究对上海改革开放与发展、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的城市改造与发展、 城市发展动力转换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94年规定每两年评审一次,后来改为每三年评审一次。目的为奖励在本市决策咨询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个人。至2010年已经进行了6届。

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分设两类奖项,即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和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政策建议奖。两类奖项并列,并各自分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是指为上海市社会、经济、城市发展等方面决策提供的有一定价值的咨询研究报告等成果。

     第一届特等奖,蔡来兴的《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等奖《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集》、沈国明《建立比较完善的上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范框架的研究》、姚锡棠《迈向21世纪的浦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等五项,王定甫等21人获得二等奖,贺镐圣等60人获得三等奖。从这些获奖可以看出,评奖是对社科研究人员科研成果的肯定,成为推动其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的动力。如姚锡棠将获奖专著作为代表作,获得了学术贡献奖。还有100多人获得了提名奖。第二届黄奇帆等五位负责人获得了一等奖,46人次获得了二三等奖。政策建议奖40项,部分等次。第三届政策建议奖32项,王洪卫、孙海鸣、倪正茂、赵晓雷等人获一二三等奖,成果奖62项,张广生、左学金、张道根、周振华等获得一二三等奖。第四届政策建议奖48项,刘君德、沈玉芳、桑玉成、万大宁等获得一二三等奖,成果奖47项,特等奖为李良园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建设论证报告》,王战、张伟江、江绵康等获得三等奖。第五届政策建议奖共有60项获得,汤建中、尹继佐、姚锡棠、陈伯庚等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成果奖共68项,朱晓明、蔡旭初、周太彤等分别获一二三等奖。第六届决策咨询成果奖2008年评定,自此两奖项合一,周振华等13人次获得一等奖、蔡来兴等42人次获得二等奖、石良平等95人次获得三等奖。

【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与全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相应的,教育科研成果奖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奖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本市教育系统的大奖,自1987年开始,每三年评一次(前四届每二年评一次,仅仅局限在普教系统范围内),已经持续了十届,坚持了20余年。优秀成果的评选既是对本市范围内一定阶段中教育科学研究成就的集中检阅,也是对教育科研的发展走向进行规划与引导的重要手段。1995年上海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时,针对市教委刚成立,高普职成各级各类的教育科研力量刚刚整合到一起的状况,引导尚属发展阶段的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优秀成果参加评选,引导更多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师范院校、科研院所的同志积极参与,使其成为本市繁荣教育科研事业的良好开端。1999年市第六届优秀成果评选时,又针对研究教育的人员主要局限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和师范类院校,其他综合类高校尚未对教育科学研究有足够重视的状况进行了引导。结果20个区县、近30所全日制高校都选送了优秀成果参与评选,有力地推动了用科学指导工作、用研究成果寻找答案的工作氛围,推进了本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2003年第八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评选活动中,又进行了改革,设计了教育决策咨询奖、教育理论创新奖、教育改革实验奖等不同的奖项,并制定不同的评选方法与评价指标,真正使教育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发挥其为领导建言,提供决策依据;为丰富理论宝库建树,提供原创性成果;为改革发展探路,提供实践性成果的多种功能。

    “十五”期间,两次全市性的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共评出教育决策咨询奖、教育理论创新奖、教育改革实验奖396项,很好地发挥了激励引导作用。在全国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中,上海共有51项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除国防军事教育科学外)的20%,再次显示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和上海学者的学术水平。

   五路大军同期也出台了各种鼓励学术创新的评奖,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出版资助

    1990年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还专项筹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每年拨出专款200万元,旨在扶持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的出版,鼓励和支持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解决了学者研究成果转化难、出版难问题,对社科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八五”期间,专门对申请书稿的范围、申请书稿的专家专家推荐、专家审读、评委评审、以及出版要求、出版经费结算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其中不少做法还被吸收到社科规划管理条例之中。由于规章制度比较明确,不仅使三级管理的上下配合比较默契和协调,同时也有效保证了科研质量。例如每次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评审,基本上都淘汰了50%左右。1990年首次评审,共有《双重运行机制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法学导论》、《资本论专题研究及其应用》、《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等20部著作获得出版资助,这一活动既是对上海理论界的学术成果一次检阅,又加强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1991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评审委员会又分别在年初和年终组织了两次评审。在申请资助的110多本著作中,《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范畴》等52部著作获得出版资助,其中,《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等20部著作在当年出版。

    “九五”期间,1996年和1997年上海市先后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第八、九次评审工作。在103部申请书稿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邓小平方法论研究》、《上海近代工业史》、《中国工业劳动史》、《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研究》等34都书稿获得资助资格。获得出版资助的著作对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工作自1989年开展以来至1997年底,共收到申请书稿456部,其中有237部书稿获得资助资格。

    199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申报、评审工作,即在7月进行了第11次评审和在11月进行了第12次评审。在这两次评审中,55部申请书稿中共有24部书稿获得出版资助资格。这些书稿都是研究中国和上海在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学术专著。

“十五”期间,2002年2月,上海市召开了第15次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评审工作会议,经有关专家认真审读,评委充分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在81部申请书稿中,有26部书稿获得资助。2004年在41部申请书稿中,共有19部获得资助出版资格。第18次共收到申请书稿109部。经过200多位专家认真审读,并通过评审委员会充分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共有30部书稿获得资助。这是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分开进行申报,分开进行评审。

    “十一五”期间,涉及哲学、经济、政治学、法学、国际关系、历史、文学、语言、人口等众多学科,分布面广,质量较高。如2007年第20次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在99部申请书稿中,有30部书稿获得资助。2008年19部资助。2010年开展第23次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著作16部。

   五路大军同期也出台了各种鼓励学术成果转化的出版资助,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青年理论队伍

青年理论队伍建设是社科管理中重中之重。全市范围内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市委宣传部为主的青年各类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二是市教委和市委组织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理论队伍部分,三是五路大军有关青年理论队伍培养的方案。

【市委宣传部青年理论队伍培养】

举办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班。“八五”开始,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还积极协助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举办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把培养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放在重要的地位,到2010年,已经举办了21期中青年理论骨干学习研讨班,入选条件是35岁左右、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每期人员在10多位。研讨班包括集中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研讨理论问题、考察革命教育基地、撰写理论文章、完成集体项目、制定个人3年成长计划、完成个人课题、基层挂职锻炼等内容,撰写出一批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如1995年9月举办的本市第4期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绝大多数学员是承担该年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并且都是近年来活跃在各学科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他们从各自的学科出发,研讨如何进一步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要课题,视野开阔,思路活跃,新见迭出。他们边学习、边研究,并结合社会调查,撰写出了14篇有较高质量的论文。其中《精神文明建设与法治》、《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和《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本》等3篇优秀论文,入选为1995年上海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材料,在会上作了交流。2008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培训结束后,好多参加学习班的理论工作者都获得了国家和市级重要课题、获得重要奖项或人才计划,还有不少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充分表明,通过承担社科规划课题和举办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使本市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社科理论骨干为中坚力量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队伍。

    博士论文资助与出版计划。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市科委都分别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资助。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资助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工作,截止到2010年,上海共进行了13次资助,每年资助大致在10部。

    为培养年轻的软科学研究人才,上海市科委连续多年对选题好、研究思路新、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博士研究生给予立项资助,博士论文的资助范围为:(1)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科技发展规律、政策研究。每年资助大致10篇。

    1996年,上海市各邓小平理论研究机构作为上海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基本力量,在促进理论工作者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推动理论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骨干的培养,推动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组织对重大研究课题的协作攻关,推动高校邓小平理论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以及推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规划课题向中青年社科工作者倾斜。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关键在于培养和保持一支高质量的社科理论研究队伍,尤其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有所长、理论联系实际的中青年社科理论骨干。“八五”期间,在社科规划课题的立项上,实行了向中青年社科研究人员倾斜的政策。如1995年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经评审,共有52项课题立项。其中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社科理论工作者承担了30项,占总数58%。

筹办东方学社。2006年,市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和凝聚理论人才,扎实推进理论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是以历届学员为基础,筹建《东方青年学社》,形成促进青年理论人才成长的新的平台,组织理论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研究实践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35位专家撰写了文章,并编辑出版了《2006理论创新咨询专家文集》,制定了高校和社科研究部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五年规划,组织了“行万里看中国—沪上学者国情体验活动”,理论工作者沿着当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路线,考察了广州、珠海、东莞、深圳,感受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加强了与区县理论工作部门的联系,及时通报信息,提供指导,推进理论宣传工作者的能力训练。

评选十大社科新人。2009年之后,开展“上海十大社科新人评选”活动,推出优秀青年理论社科人才;以资助优秀项目促进人才成长,实施上海市优秀理论人才成长工程,为全市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培养队伍、奠定人才基础;加快推进东方青年学社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启动东方青年学社网站建设。2010年,制定并下发《2010~201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组织召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筹备会议,确定研修工作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内容形式,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每年培训人数在600多名教学科研骨干,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供支持和保障。

【市教委有关青年理论队伍建设】

市教委亦有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但是这个不完全是与理论队伍建设有关,但是理论队伍特别是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在这些计划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曙光人才。1995年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管理、共同实施上海高校中青年科研骨干资助计划,简称“曙光计划”。“曙光计划”面向40岁以下高校中青年教师,通过科研项目扶持,着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高校教师队伍。10多年来,“曙光计划”已经成为上海高校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品牌。曙光计划”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出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科研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科研项目和绩效奖励。

晨光计划。为了推进本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培养造就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倡议并出资设立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计划,简称“晨光计划”,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管理实施。每年全市约资助100人,要求申报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本市高校在编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30周岁。

2010年发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设立青年教师创新基金,资助青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创新教学和科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地发挥智慧的宽松教学、科研环境。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创新和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交流访学制度,为教师出国交流学习创造更多机会。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努力营造教育家成长的环境。据此,各高校开始制定新一轮的队伍建设方案。

【五路大军青年理论队伍建设】

五路大军对中青年理论骨干队伍的培养,自80年代以来就特别重视。包括在课题任务分配、出国进修、职称晋升、甚至住房分配方面,向青年人才倾斜。到十五之后,开始把资助攻读博士学位、资助博士论文出版、新进博士启动课题、申请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职称打擂台、青年人员导师制等作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单位还把出国进修和实践部门的挂职锻炼,作为青年理论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限于篇幅,不能一一细说,仅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复旦大学历来重视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在“六五”期间就把青年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八五期间社会科学青年研究基金,资助了200多项青年研究课题。1999年以来,该校制定了“世纪之星”计划。该计划具有两个特点,覆盖面广和资助力度大。入选“世纪之星”者可获2万元至7万元不等的科研资助和岗位津贴,并连续支持三年。经过三年的培养,这些“世纪之星”已经成为该校重要的学术骨干,其中已被聘任为正高职务的占11%,副高职务占72%,其中30名入选了“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员。具有吸引力的资助计划,把市场竞争的意识引进了复旦校园,同时通过经济上的激励使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起来。到“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是该校三大任务之一。如推动青年教师出国接受较长期系统的国际化学术培训,对于改善队伍学缘结构、提升队伍质量与层次,加速青年教师成才,构建未来的国际化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队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时间在9个月以上,人员100名。

    华东师范大学同样注重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十五”期间,通过实施“1+1”人才培养工程,制定《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关于在职攻读学位的若干规定》强化学术带头人培养后备人才责任,扶持教学科研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发展;实施博士后人才储备计划,为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实施青年教师海外培养计划,提高教师国际合作交流能力。近年来,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该校通过优先录用具有博士学位的新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等办法,逐步提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上海财经大学八五之后,对青年骨干实行倾斜,如职称评定、工资、分房上予以优先考虑。自2004年起,对具有博士学位的实施10万元的博士住房补贴,该校设立专项科研启动经费,为新进博士教师创造研究条件。“十一五”期间,加强学科后备梯队建设。以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计划为基础,以该校“学术新人培育工程”为依托,形成青年骨干教师与学术新人的良性培养机制,扶助青年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充实学科后备梯队。主要举措包括:优先考虑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或有较大潜能的青年教师参与“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优先资助出版青年学术骨干所取得的优秀科研和教学成果,优先选拔选派青年优秀拔尖人才到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等。

    “七五”期末上海师范大学就提出,将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参加各类进修,通过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高级职称教师,逐步配齐学术队伍,建立梯队。进一步搞搞职称评定工作,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通过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使人才合理流动。1986年全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每个教师的业务档案,把他们的科研成果随时存入档案。同时制定完善考核制度。到“七五”期末,力争达到2.5:4.5:3,到“七五”期末平均年龄下降5岁。到“十一五”期间,青年理论队伍培养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八五”期间,上海社科院就将科研课题向年轻的科研人员倾斜,加快其学术成长。在1991-1992年先后举办了6期青年科研骨干马列主义理论培训班,对青年人才压担子。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甚至破格,最年轻的研究员仅37岁,最年轻的副研究员仅28岁。十五期间,上海社科院于2004年开始调研并于2005年出台《上海社会科学院关于推进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重点针对青年人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先后出台一系列意见,涵盖青年人才成长、社会实践、导师制、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启动课题等,全方位地打造人才培养环境。成为提升人才素质,走人才强院之路的重要契机。鼓励科研人员申报国家和与本院与海外交流项目,通过评选方式,每年选派10人前往国外著名大学或智库进修学习或参与合作研究,提升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国际化研究视野和专业理论水平。在外研修期间,原待遇保持不变,同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贴。每年全额资助10人参加海外高层次学术会议。在各个阶段,上海社科院还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到党校学习,深化政治素养、参加上海市委党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理论研修班,提高科研人员的政治觉悟、理论修养和了解市情。同时推进挂职锻炼,加强科研人员实践能力。采取保障措施,确保培养规划具体落实,加强督查工作。建立推进工作督查机制。

    1985年9月,上海市委党校成立青年理论工作者协会。该协会是在校委领导和学术委员会具体指导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其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学术自由,提倡独立思考,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组织青年理论工作者探索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和新时期干部教育的新问题。党校印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中规定,为了鼓励40岁以下青年教研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每次科研成果评奖中,青年教研人员的评奖比例,应不少于青年教研人员当次申报评奖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对青年教研人员所获得的各等级奖项,奖金额都按高一档次予以奖励。2006年再次修订的《青年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在评奖年龄范围方面,将39岁(含)以下青年教研人员每人每年必须递交一份科研成果参加本项评比,修改为35岁(含)以下,让更年轻的教研人员增加获奖机会。截至2010年,共举行16届青年教研人员科研成果的评选,145人次获奖。2009年7月,党校印发《科研领域聚焦实施规划》,通过科研聚焦领域这个载体,努力加强该校科研团队建设和培养科研领军人才。通过对学科方向、科研队伍的整合,确定9个具有自身特点和上海地域特色的科研聚焦领域。